日前,堪稱兒童感冒發燒明星藥的布洛芬又被推上風口浪尖。
法國國家藥品和保健產品安全署(ANSM)日前發出警示,慎用酮洛芬和布洛芬類消炎藥。ANSM委托圖爾和馬賽藥物警戒中心進行一項調查發現,患者在發燒、頭痛或喉嚨痛時,經常服用暢銷的酮洛芬和布洛芬類消炎藥,因用藥不慎可能導致感染并發癥,嚴重或致截肢甚至死亡,公眾務須提高警惕。
而在今年年初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警告的Tris Pharma制藥公司,正在召回藥店出售的嬰兒布洛芬。這些用于止痛或退燒的布洛芬由于藥物濃度過高,可能導致嬰兒永久性腎損傷,其他可能的不良健康影響包括惡心、嘔吐、胃痛、腹瀉以及耳鳴、頭痛和胃出血等癥狀。
那么,布洛芬究竟安全嗎?今后還能不能給孩子吃呢?
退燒藥如何安全使用
布洛芬是世界衛生組織(WTO)、美國FDA唯一共同推薦的兒童退燒藥,是公認的兒童首選抗炎藥,也是國內推薦的首選兒童退熱藥之一(兒童藥品名稱為“美林”)。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藥劑科臨床藥師亓展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美國FDA確實發布了召回部分布洛芬制劑的公告,但召回的原因是涉事制藥公司生產的一款布洛芬口服懸滴劑,部分批次布洛芬含量高于限量的10%,這樣的藥品服用后可能會導致胃腸道反應增加。本次召回是基于健康危害評估,截至目前,尚無嚴重不良事件發生。而且召回的部分藥品只在美國流通,我國并沒有,所以不必恐慌。”
而關于服用布洛芬不慎可能導致感染并發癥的說法,亓展認為,法國國家藥品和保健產品安全署(ANSM)發出這一警示,是由于在發燒、頭痛、喉嚨痛等情況下,布洛芬僅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布洛芬并不是抗生素,無法根治細菌性感染,“服用布洛芬后癥狀的緩解會讓患者誤以為自己被治好了,從而導致延誤治療,從而繼發了感染并發癥。布洛芬作為解熱鎮痛藥使用非常廣泛,不可長時間過量使用退熱藥,發熱超過3天仍未見好轉時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布洛芬混懸液主要用于兒童發熱,如何正確服用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幼保健部主治醫生王維潔介紹:“兒童發熱體溫38.5℃以下推薦用泰諾林(對乙酰氨基酚),38.5℃以上才用美林(布洛芬)。服用美林4個小時以后如果仍未退燒,可間隔6小時左右再服用一次,累計24小時內不超過服用4次。具體服用劑量要根據孩子體重來定。”
別忽視物理降溫
兒童發燒需要按時服用退燒藥退燒,沒有燒無需按時用藥,但若是體溫在服藥退燒后1-2小時又開始上升,沒有到規定可再次服藥時間該怎么辦呢?王維潔建議,這種情況首選物理降溫:
1.頭部冷濕敷:用20-30攝氏度溫水浸濕軟毛巾后,稍微擠壓,待到不滴水了,折好置于孩子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袋,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后放置于寶寶后腦勺枕部,適用于體溫大于39℃以上的高熱。
3.溫水擦拭或溫水?。河脺貪衩聿潦煤⒆拥念^部、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酒精擦?。哼m用于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擦大血管的部位,如頭頸部、腹股溝、四肢和背部。家長需要特別注意擦拭酒精的濃度,一般醫院消毒使用的酒精棉球是75%濃度,使用高濃度的酒精擦浴過程中容易通過皮膚毛孔吸收進入血管,引起孩子昏昏沉沉類似酒精中毒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發燒時,如果小手熱乎乎的,說明發燒已經燒到頂峰,這時候的溫水洗澡可以幫助散熱降溫。如果在發燒時小手冰涼,說明體溫還會繼續上升,這時候家長可以用溫水幫孩子擦身、溫水泡腳散熱,不要給孩子溫水洗澡,因為這時候洗澡會使孩子因為散熱過多出現寒顫,皮膚發紫等癥狀。(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