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陪跑” 家長怎樣才算稱職?
李春
這是個競爭社會,教育也不例外。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為了不讓其輸在起跑線,家長們可謂殫精竭慮,欲將孩子打造成“超級英雄”。事實上真能如愿嗎?
近日,蕭山東片有位上小學高段部的孩子家長反映,其班里的個別家長,為了自己孩子能夠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真是下了“血本”。不僅校外培訓班報了多個,更是不遺余力地公關,為自己孩子創造有利的競爭環境,甚至不惜得罪同班的其他家長。得“同窗”如此,同班的多位家長覺得是既無奈,又可悲。針對此類現象,筆者走訪了相關業內人士,來看看他們都怎么說。
家長“陪跑”
是個社會現象
面對“陪跑”話題,蕭山曙光學校校長佘光宇,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做出了分析,他認為教育多元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就如蕭山近年來引入的崇文、惠立、湘湖公學、文源、學軍等民辦學校,為家長們提供了可以自由選擇的機會。當然,民辦教育是公辦教育必要有益的補充,蕭山教育最大的優勢在于公辦學校的均衡發展,公辦學校也是教育的重心和塔基。
既然有民辦學校存在,就說明社會有相應的需求,那家長的“陪跑”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佘光宇舉例說,教育焦慮在多國都存在。美國的民辦教育走的是精英路線,講究高投放,高質量;但該國公辦學校的老師卻很敬業,學生學習刻苦。故各方都覺得自己有優勢。這就給家長帶來了孩子教育的“陪跑”焦慮。
而另一方面,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也需要家長的陪伴。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越高,孩子學習也就越主動、積極。他還舉例說,前不久學校開家長會,在孩子寫給家長的信中,很多都表達出希望家長多陪陪自己的愿望。當然,多數也是家庭客觀因素決定的。
事實上,佘校長給我們的最深印象,還是對自己孩子的成功教育。女兒佘子蕭2018年以全鎮第九名的成績考入瓜瀝一中,在之后的一次測試中,取得全校第八名的好成績。后面因為自己母親生病住院、工作忙等原因,減少了對女兒的陪伴,孩子成績有一定波動,他還抱憾不已。對孩子的教育,總結起來就是榜樣的力量。他本人是個大孝子,將生病的母親接到身邊,長時間住院照顧毫無怨言;自己工作出色,盡職盡責;家庭和睦,妻賢女孝。對于孩子的學習,從小學階段開始,他要求就比較嚴格。設定明確的目標,孩子的理想是考上浙大,并在自己床頭貼著“浙江大學”幾個字,讓自己一眼就能看到。時刻提醒自己系列、連貫地掌握各科知識。
給孩子空間
尊重孩子自己的發展規律
既然孩子教育“陪跑”是社會現象,那么家長怎樣做才算稱職呢?對此,從事教育培訓行業十幾年的蕭然人學校校長黃艷麗,從三個方面對家庭教育進行了分析、解讀,并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首先是家長的心態要平衡。據分析,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現象,在美國被稱為“中產焦慮”。就是部分家長對現有資源把握不牢,社會地位不夠穩固,從而產生一種焦慮和擔憂,無形當中會傳遞給孩子更大的壓力,在國內主要體現出兩種情況。一是很多普通家庭,希望能夠通過讀書改變家庭命運;二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一種普遍的社會焦慮使然。但這樣往往會導致忽視孩子的成長規律。黃艷麗認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一方面要有一個底線。她覺得孩子只要“三觀”正確,正直、勇敢,人生就不會有太大偏差,后期爆發的潛力也是無限的;另一方是要快樂學習。家長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例如:有家長反映,自己孩子膽子比較小。但通過觀察,孩子在校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時,卻很自然。也就是說,只有在特定環境中,孩子才會有此類表現。這可能需要家長給孩子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
其次是家長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清晰地認識自己孩子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F在家長的部分焦慮,可能跟某些私立學校故意營造的緊張氛圍有關,這樣他們才能找到營利的突破口。孩子的成長規律是階段性的,有些看起來比較反常的波動,可能過1-2個月又恢復正常了。而家長的情緒釋放,不同的人釋放窗口也不一樣。黃艷麗以自己為例,作為一名知識女性,她還是很有涵養的。面對自己的丈夫,遇事都能考慮對方的感受,所以家庭幸福。對同事總是報以微笑,事業也很順利。但唯獨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有時候出現一點小差錯,就容易大吼大叫。因此,事后她也在后悔,認為孩子成了自己釋放情緒的窗口。因為孩子相對弱小,成了無辜的受害者。這與持強凌弱有何區別?所以后來再也不因小事,而對孩子發火了。
再其次,要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孩子的行為習慣,接人待物的處世方式,都會受家長的影響??梢哉f家長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其就會以相似的方式,對待其他人。所以家庭教育中,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設立規則意識。例如:有家長反映,自己孩子情商高,學習也好,但就是上課愛講話。這就說明該學生課堂邊界意識不清楚,誤以為只要跟老師、同學搞好關系,上課講話就沒問題。這就需要告訴其必須遵守課堂規則。而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習慣也很難被禁止,不像小時候那么聽話。黃艷麗給出的方法是“堵不如疏”。如孩子喜歡的電子產品,可以規定在完成學習任務后,適當地玩一會兒,但時間不易過長,這就需家長把握好一個度。另外,也需要給孩子設立一個目標管理方案,家長通過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加以引導,但一定要花時間去監督,否則不會有效果。
總之,在孩子教育過程中,培養孩子以一顆健康、積極地心態去面對學習,給予孩子一個成長的空間,尊重孩子自己的發展規律很重要。同時,呼吁學校和社會各方,為教育孩子出謀劃策,減輕焦慮現象,共同將蕭山的教育事業推向一個新高度。
(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