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打掉“術中加價”惡勢力,也是向“趁病打劫”開刀
發布時間:2019-05-17  文章來源:新京報 點擊:1313

  打掉“術中加價”惡勢力,也是向“趁病打劫”開刀

  第三只眼

  “掃黑除惡”擴大化當然要防,但對那些以“術中加價”行惡的惡勢力,該嚴懲也不必含糊。

  “術中強行加價”醫療亂象,已非首次曝光。以往有患者舉報“術中加價”,涉事醫生往往只是被暫停執業、開除。但這次,廈門湖里區某民營醫院的醫生可攤上大事了……

  據海峽導報報道,近日,廈門打掉了首個醫療領域惡勢力團伙。自2017年7月以來,該醫院在患者就醫后,不僅誘導患者做包皮過長等小手術,在手術中,還以發現新病為由,通過威脅、軟暴力等方式強迫患者增加手術項目和手術費用。

  乍聽廈門打掉首個醫療領域惡勢力團伙,很多人心生顧慮,會聯想到此前有地方將掃黑除惡“箭頭”對準醫生,擔心這是掃黑除惡的擴大化。

  但“掃黑除惡”包括“掃黑”和“除惡”兩塊,前者針對涉黑,后者瞄準惡勢力。從當地警方查實的情況看,該犯罪集團成員之間分工協作、相互配合,大肆敲詐、詐騙被害人的錢財,涉案金額達數十萬元。

  具體而言,配置技術性能低劣的醫療設備,通過在網絡平臺發布推廣信息,誘導患者前來就診,患者就醫后,就誘導患者做包皮過長等小手術,再以發現新病患為由,通過威脅、軟暴力等方式強迫患者增加手術項目。不是為了給人看病,而是專門借看病為由對人“趁病打劫”,這的確稱得上“惡”。

  結合種種情況看,對標相關法律條款,當地警方將其列為惡勢力團伙,并非沒有依據。

  去年兩高兩部印發《關于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中,第14條明確,以暴力、威脅或其他手段,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應當認定為“惡勢力”。第15條進一步明確了惡勢力犯罪集團的特征,包括“有三名以上的組織成員”,“共同故意實施三次以上”惡行等。

  涉事醫院“術中強行加價”成了慣常套路,還對患者采取威脅、軟暴力等方式逼其就范,性質夠惡劣。試想下,患者還躺在手術臺上,傷口還在出血,拿著手術刀的“醫生”逼著他加項加價,他哪有說“不”的底氣?心中可能還會產生恐慌感。

  需要厘清的是,一些醫療活動中雖然有欺詐現象,但仍是以醫療為主業,那可能是“醫療借助了欺詐手段”。但涉事醫院是詐騙團伙糾集一幫甚至沒有職業資格的人員,以欺詐為主業、醫療只是個幌子和手段的現象,這該定性為“欺詐借助了醫療手段”。兩者性質明顯不一樣。

  說白了,對所有的“術中強行加價”行為,都該納入醫療監管中加以約束。對于那些“涉惡”的,則更要站在“除惡”的高度依法依規處理:“掃黑除惡”擴大化當然要防,但對那些以“術中加價”行惡的惡勢力,該嚴懲也不必含糊。

  □羅志華(醫生)(新京報)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