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政策紅利釋新活力 福建經濟持續高素質增長
中新社福州7月18日電 (記者 龍敏)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2019年上半年,福建經濟運行延續總體平穩的發展態勢。據福建省統計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640.1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1%,增幅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表示,在“六區”疊加政策紅利共同作用下,福建經濟發展活力不斷被激發。
目前,平潭綜合實驗區、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州新區、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等建設加快推進,新動能、新技術不斷壯大,帶動福建經濟保持持續平穩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依然是福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僅今年第二季度,福建集中開工了133個有代表性、示范性、導向性的重大項目,總投資729億元。其中,總投資100億元的莆田市涵江手機模組生產線項目,建設合力泰產業園、液晶顯示模組項目、5G產業項目等,打造國內外知名智能終端配套產業園。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0%。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2%,對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75.5%;三大主導產業投資增長25.6%,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41.5%。
福建對外經貿往來繼續回溫,實際使用外資穩中有進。今年上半年,福建進出口總額6357.41億元,同比增長6.8%;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75.22億元,同比增長4.1%,增幅比1-5月提高1.8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
尤為凸顯的是,福建與東盟、歐盟等主要貿易伙伴經貿往來順暢,市場多元化進一步推進。今年上半年,福建對東盟進出口1177.6億元,同比增長15.1%;對歐盟進出口922.3億元,同比增長12.5%。
福建農林大學管理學院戴永務教授認為,隨著“海絲”核心區建設的推進,福建發揮自貿試驗區和民營經濟優勢,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推動投資、經貿等領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新動能、新技術也成為福建上半年經濟運行中的突出亮點。今年上半年,福建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增幅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全省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569.33億元,同比增長23.0%。
福建官方明確,下半年要持續強化招商引資和項目接續,促進簽約對接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加快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抓好工業園區和工業互聯網兩大平臺建設,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鏈條化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