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日電(記者 張尼)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五部門印發《關于開展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醫療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將再生障礙性貧血、神經母細胞瘤等10個病種作為首批救治管理病種,同時要逐步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治療藥物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兒童的健康受到全社會關注,家庭對于患病兒童救治期望值很高。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病種多、治療難度大,部分病種診療過程涉及多個學科或醫療機構,造成治療周期長、醫療費用高、報銷比例低、家庭負擔重的情況。
為維護兒童健康權益,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監局決定開展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醫療救治及保障管理工作,按患者自愿原則,為血液病、惡性腫瘤患兒提供相應保障。
此次印發的《通知》明確提出,按照發病率相對較高、診療效果明確、經濟負擔重等原則,確定將再生障礙性貧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血友病、噬血細胞綜合征等非腫瘤性兒童血液病,以及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骨及軟組織肉瘤、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10個病種作為首批救治管理病種。
《通知》中明確,要建立健全定點醫院及診療協作網絡。針對非腫瘤性兒童血液病,建立健全診療服務網絡,確定定點醫院,實施以省級、市級為單位的集中救治管理。
針對兒童實體腫瘤,以省級(或有條件的地市)為單位,由兒童??漆t院牽頭組建跨醫療機構的診療協作組,協調協作組成員單位共同實施實體腫瘤患兒化療、手術、放療等多學科協作診療。
此外,要在已建立運行的中國兒童白血病診療登記管理系統基礎上,完善增加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病例信息登記項目。
《通知》提出,要加強個案跟蹤管理,促進診療信息在各類相關醫療機構之間互聯互通,提供全程服務。實施家庭醫生簽約管理,指導做好救治組織、定期復查,提供居家、社區感染防控、健康指導等服務,宣傳引導有序分級診療。
在藥品供應和綜合保障方面,《通知》明確,要開展相關病種藥品供應保障情況監測,加大相關藥品供應保障力度。鼓勵新藥研發生產,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藥在境內審批上市,鼓勵臨床急需藥品的研發,對符合條件的抗癌藥品、兒童用藥品實施優先審評審批。探索利用血站富余血漿生產血液制品,用于血液病、惡性腫瘤患兒救治。
另外,要完善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逐步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治療藥物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指導各地對治療方案明確的病種優先實行按病種付費,合理測算病種付費標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