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做制勝尖刀上的刀尖
一名新時代的革命軍人是什么樣子?一名新時代的空軍飛行員應該具備怎樣的品質?在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二大隊大隊長劉飛身上,答案很清晰。
2015年初冬,南方某機場,一排國產新型戰機整齊列陣停機坪。
“用最短的時間,做新機的主人。”面對新裝備,劉飛躊躇滿志,飛了10多年的他重新當回了“小學生”。
|
圍繞新機平臺使用,他和戰友刻苦鉆研。試行的改裝大綱在實際運用中還不完善,他們邊學習邊摸索邊改進,共同編寫新機的教材和資料,力求盡早駕馭新機。
然而,改裝后首次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模擬對地面目標實施突擊時,劉飛遭遇了“滑鐵盧”:機翼下,峰巒疊嶂,山水秀麗,劉飛駕機疾速掠過,加入攻擊航線。搜索、鎖定、發射……然而,導彈遲遲發射不出去。
“如果這是實戰,將會貽誤戰機。”強烈的本領恐慌感讓劉飛刻骨銘心,“完成改裝只是開始,精通戰機武器的全功能使用,鉆研出機動靈活的戰術,召之即來、制勝戰場才是終極目標。”
新型戰機信息化程度高,熟練掌握并非易事。劉飛和戰友組成武器全功能開發課題攻關組,開始了對戰機全新領域的學習和探索,研究機載信息化設備和武器的操作使用,遇到難題就纏著工廠專家問。
一次次的研究攻關和任務牽引,劉飛和戰友先后向工廠和科研單位提出30多條設備改進升級建議,攻克了雷達、電抗設備等10多個重難點問題。他們還把友鄰單位的防空導彈和高炮陣地、雷達站作為模擬突擊目標,按實戰要求進行模擬突防攻擊。
2017年5月,上級組織合同戰術演練。劉飛與僚機飛行員丁超掩護友機突擊藍軍陣地,中途遭遇兩架“敵機”??諔鸫蝽?,從遠距截獲到短兵相接,雙方陷入纏斗。地空導彈部隊突然“攪局”,戰場態勢更加復雜。劉飛與僚機密切配合,保持中距優勢,果斷回轉拉開距離,對向后截獲目標,最終成功“命中”藍軍雙機。
成績的背后,是他們夜以繼日的付出和不知疲倦的探索。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解決了一個個訓練難題,新機整體作戰能力穩步躍升。
“冷靜,是飛行員必備的特質。如果你在地面準備作到百分之百,在空中卻不夠冷靜,那么只能發揮到百分之二三十。”劉飛常這樣叮囑年輕飛行員,也時常這樣告誡自己。
2016年11月,劉飛與戰友第一次參加空軍“金頭盔”爭奪戰。一開場,劉飛積極主動進攻,穩穩占據了有利態勢。然而,輕敵的他很快在第二場空戰中吃到苦頭。
“即將退出交戰空域時,對手一個‘鷂子翻身’急轉,乘著空隙直接把我們‘干’掉了。”如何從失利中吸取教訓、反敗為勝,成為劉飛必須解決的問題。
旅長胡波幫他找原因:“空戰就短短幾十秒,必須精算、妙算。”
這句話啟發了劉飛。方法有捷徑,功夫無捷徑。為此,他觀看空戰視頻累計300多小時,按照“精算、妙算”原則,摳上限、算數據,圍繞武器運用、機動時機等逐階段、逐公里、逐時刻分析;訓練中,他圍繞最遠距離、最大攻角等難題給自己設置最復雜險惡環境,怎么難怎么練。
“殲擊機飛行員必須真實去感受勝與敗、輸與贏的壓力,感受未來戰爭的殘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出軍人身上特有的戰斗本能。”那段時間正值夏天,由于動作猛、載荷大,劉飛每次對抗下來都是滿頭大汗,“一走下飛機,整個人感覺輕飄飄的”。
最終,劉飛和搭檔姬厚利贏得了出征2017年空軍對抗空戰競賽性考核的“門票”。
再戰大漠,劉飛迅速冷靜下來。第一場近距空戰,他們與對手打平。激戰歸來,劉飛大膽提出下一場比拼采用新戰法。
第二輪對抗開始。“我佯攻,你攻擊。”進入空域后,劉飛向姬厚利發出信號,大速度前出誘“敵”,適時與對方主攻機近距纏斗,并迎頭釋放紅外干擾彈。一番交叉機動下來,劉飛處于被動態勢。
劉飛心里清楚,勝利的關鍵在于準確判斷空中態勢,一時的被動并不意味著失敗。垂直爬升、急轉下降、釋放干擾彈……電光火石間,劉飛連續戰術機動,避開致命一擊。“目視發現敵機。”聽到姬厚利報告的那一刻,劉飛感覺“穩了”。須臾間,兩枚導彈“嗖嗖”準確命中目標。
“大隊長外斂內剛,不服輸!”大隊里的飛行員這樣評價劉飛,“‘不服輸’實質上體現了對贏的迫切渴望,對開發新型戰機作戰潛能的極致追求。”
一次參加對抗時,盡管劉飛精心準備,但他囿于“老套路”,最終鎩羽而歸。失利讓劉飛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戰場上最固定的套路就是“沒有套路”。
2017年11月的一場多兵機種演習,劉飛和副大隊長宋景玉奉命擔負突擊藍軍地導陣地的任務。在未知目標、陌生空域、復雜戰場環境條件下,二人駕機鉆進綿延的山谷,利用山體規避對手的雷達探測,長距離奔襲對目標實施精準“狙殺”。
“沒有勇氣就沒有勝利。”一次部隊參加陸空聯合演習,劉飛主動請纓負責近距火力支援課題研究。面對新體制下與陸軍地面部隊聯合訓練、直接實施近距火力支援、指揮控制關系復雜等一個個“攔路虎”,他帶著課題組成員將作戰課題細化分解,逐個理清難點,打通聯戰聯訓的“任督二脈”。
任務當天,紅方地面裝甲分隊推進中突遭“敵”地面火力點阻擊,陸軍指揮員立即召喚空中火力支援。
火力點共有7個,導演部隨機指定其中3個為打擊目標。兩架戰機及時飛臨目標區,根據地面引導投放激光制導炸彈,準確摧毀火力點,迅速為陸軍部隊掃清障礙。
“訓練當先鋒,作戰做尖刀,才能續寫大隊的輝煌與榮譽。”劉飛帶領大隊叫響“做制勝尖刀上的刀尖”的戰斗口號,把實戰化要求落實到每一天的訓練中:空中加油訓練融入戰術課目,加油后立即展開對抗空戰;實彈訓練緊貼實戰,突出邊界條件打,打仿真靶標……
“作為飛行員,必須要有血性、有擔當。”一個初夏的清晨,天剛破曉,劉飛和戰友們便駕機直奔遠海執行長航時戰巡任務。面對高強度、高壓力、高風險的考驗,他們經多次空中加油,長航時持續飛行,創造了新型戰機航時最長、航程最遠的紀錄。
范以書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