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這就是街舞》阿K:用街舞沖破結界
阿K陳杰
狠,這是人們給阿K(陳杰)在街舞Battlle時給出的評價?!哆@就是街舞》讓更多不懂街舞的人認識到了陳杰,但在街舞圈子里,他卻是出了名的“battle king”,他的舞蹈風格,就像一只不斷掙扎想撕裂一切的困獸,有人說,“他的內心應該很壓抑”;但陳杰認為,他只是“太想幫吳建豪奪冠”而已。
在采訪中,陳杰絲毫不否認自己的野心,他希望創造代表中國的、本土化的、具有中國元素的街舞。他的心里一直悶著一股勁,也正是這股勁,讓他沖破了曾在銀行門口跳舞的不自信,沖破了獨自一人在外打拼睡地板的過往。如今,他的身上依然有這種渴望,這足以支撐他不管面對怎樣的舞臺,都能在其之上,發光發熱。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程依倫 實習生羅煜森
臺上“battle king”,臺下“小公舉”,這是陳杰的隊友們給他擬的段子。私底下的陳杰,確實比臺面上要松弛得多。
他的休息時間格外“寶貴”。結束了《這就是街舞》的錄制之后,陳杰便馬不停蹄地開啟了他的巡演。他幾乎每隔一天就要換一個城市,這一次因為KOD街舞賽事,他在成都得以短暫停留兩天,采訪、拍攝、練舞,他的時間表安排得很滿。
Keep on dancing,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KOD——亞洲最大的國際級街舞賽事,一個與WOD、JD一樣的世界級街舞賽事,也代表了中國最高水平并是唯一與世界接軌的街舞比賽。這一次,阿K是受邀前去擔任評委。直至晚上11點,阿K才剛從KOD比賽現場回到酒店,還沒來得及吃晚飯,他便開始接受采訪。
臺上臺下
超級霹靂K,這是阿K的微博名字,也是他的舞蹈風格。阿K微博上有100萬粉絲,但聯系阿K卻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或許他會看到每一條真誠的粉絲私信,并回復一句“你好”。但與阿K聊天卻是一件很需要努力的事情,他發來的字不會超過兩行,且回復的時間不確定。這給人一種感覺:很酷,不說話。“太忙了。我現在接了很多舞蹈專場,有80%都是商業類的。”采訪時,記者問到這個問題,阿K解釋道。
《這就是街舞》讓不少不了解街舞的人開始了解他了。而在參加《這就是街舞》之前,他還曾參加過《熱血街舞團》,他進入了陳偉霆的站隊,但那檔節目的水花并不算太大,“節目賽制讓我只發揮了實力的30%”,阿K說。
而《這就是街舞》在第一期的成功,與易烊千璽、羅志祥、吳建豪、韓庚的導師陣容之下,第二期無疑成了熱門。但從本質而言,第二期的《這就是節目》卻還是多了幾分“真人秀”的成分,阿K憑借著極狠、極兇的舞蹈風格,與“小公舉”的個性特點,形成鮮明“反差萌”吸引了不少粉絲。“我不喜歡別人叫我‘小公舉’。我喜歡別人叫我阿K或AK。”
阿K的本命叫陳杰,至于這個藝名,是他在一次做夢時夢到的。他想到了AK47自動步槍,這是一款結構簡單、分解容易,但故障率低的步槍,其特點是,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無論是在風沙還是泥水中,射擊性都極為優良可靠。這與阿K極為相似。阿K的個子不算太高,但在舞臺上,他卻像一只不斷掙扎想撕裂一切的困獸,有著極強的爆發力。
節目中有一場阿K的三角Battle。那次是他帶傷上陣,雖然主跳Hiphop,但卻在舞蹈中展示了不少高難度動作:掰頭 、前手翻甚至空翻下劈等,還有一些卡音效的膝蓋動作……這些動作一旦出現意外,都會對身體造成極大傷害,但像這樣做高難度地板動作,卻時不時地就會出現。“很多舞蹈作品都是我悶著一股勁做完的,有時候等到我回過頭來看的時候,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在采訪中,阿K笑著說。
走出湛江
比起他的舞蹈,阿K身上對于舞蹈的拼搏、認真的態度其實更打動人。還沒有登上綜藝舞臺的時候,阿K是中國hiphop團隊成員,也是X-crew的隊長。關于X-crew有這樣一段介紹:“X-crew算是中國hiphop團隊的天花板,目前可以不用加‘之一’。團隊實力無比強悍,每個成員單拿出來都是國內最頂級的dancer。”而作為團隊隊長的阿K,實力與個性都受到認可。
但在剛剛開始學習街舞時,阿K卻面臨過不少窘境。小時候因為個子不高,加上不愛說話,他的個性非常內向。直到15歲時,因看到表哥放邁克爾·杰克遜的視頻而喜歡上街舞,“那個時候我的表哥也在學太空步,我覺得街舞非常有感染力,或許會讓我變得很不一樣”。抱著這樣的念頭,他開始尋找會跳舞的學長、同學。
中學的時候沒有零花錢,無法去舞房,他只能和一群愛跳舞的同學在學校附近的招商銀行門口,對著銀行大門的反光玻璃練習舞蹈。門口是一大塊大理石地板,下雨時地面容易滑倒,阿K也不以為意地在地板上做Breaking動作,經常摔得膝蓋淤青。“那時,我的家人覺得那些跳舞的都是‘爛仔’。”出生于湛江的阿K,遭到不少家人的反對,“直到后來我拿獎了,他們才同意我跳舞”。當時的阿K只有十多歲,與好友一起去廣州參加BOTY(battle of the year)街舞大賽廣州賽區比賽,每天在荔灣廣場負一樓練舞,意外獲得了第四名,“當時我家人才知道,原來街舞也可以獲獎。”阿K笑道:“不過我沒告訴他們,當時其實只有五支隊參加比賽,哈哈哈。”得到家人支持后的阿K,在舞蹈上更用心了,每次一下課,他就會跑到教室最后面的空地練習倒立,“那個時候學街舞吸引了不少女生”阿K笑著說:“也是街舞讓我有了自信。”
通過街舞,阿K接觸到了不少朋友。2008年,17歲那年,因為一個舞蹈教師招聘信息,阿K決定離開廣東,和朋友們一同去了浙江邰州。“當時我們一共四個人,住在一個不到這個酒店房間大的地下室里,他們三個人睡床,我睡地板。”阿K比劃著他的房間說道,每個月的工資600~1000,每天吃5塊錢的蘭州拉面,每天白天健身,晚上教小朋友跳舞,晚上練12個小時的舞。在熬了三個月后,其他三人便回家了,“而我當時之所以能扛下了,大概是因為真的熱愛。我還想闖出點什么名堂。”阿K說。
街舞是信仰
“街舞對你的意義是什么?”記者問到。阿K的回答很堅定:是信仰。“街舞不僅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的性格和我的人生方向,它不只是舞蹈,它是我的一切熱愛,讓我在面對一切困難的時候,也會學著義無反顧,也讓我獲得了許多正能量的東西。”阿K說。街舞也帶給他多個國際Hip-Pop大獎:2014年Dance@Live中國總決賽Hiphop冠軍;2015年Dance@Live中國總決賽Freestyle冠軍;2017年日本SDK ASIA亞洲總決賽冠軍;2017年法國Juste Debout中國賽區Hiphop冠軍……他還組建了國內頂尖街舞團隊X-crew,在2016年代表中國出征KOD世界杯,8進4時力挫美國隊,當時解說無法想象中國如今的hiphop已經能戰勝街舞的搖籃——美國。
阿K實現了他所說的:“夢想這個東西,就是要做大。”如今,阿K還有很多心愿。他想多學一些專業的街舞知識,想拍舞臺劇,他也希望創造出代表中國的、本土化的街舞:“中國需要自己的街舞文化,人們也需要對街舞改觀,跳街舞的人也可以很正能量。”
“我們該正能量一點”
“來拍一張吧?”采訪結束后,記者提到。阿K一聽,立馬開始摘下自己的耳釘,并將掛在脖子上的裝飾項鏈藏進T恤里。“其實沒必要的”,記者笑到。阿K卻搖搖頭,“我們應該正能量一點”。
對于形象管理這件事,阿K有自己的點子。在不同的場合、環境面前,他有不同的樣子。在舞臺上,阿K永遠是那個染著夸張發色,穿著奇奇怪怪剪裁的舞者,他喜歡戴不同顏色的眼鏡來裝飾,這樣能夠讓他在跳舞時足以吸引眼球;但在KOD的評委席上,他卻穿著一身黑,衣服與褲子是不同材質的布料,頭發是黑的,眼鏡也是黑的。
什么樣的他才是真正的他,阿K說,“這些都是”。30歲的他,還是一個“好奇寶寶”,如今離開了“苦日子”的他,愿意嘗試各種新鮮事物和新鮮裝扮,比如學舞臺劇、學攝影,“我的心理年齡可能只用20多歲,在我看來,現在還有太多東西要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