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7日電(王思碩)26日下午,天津市河東區人民法院對門將張鷺涉嫌醉駕一案做出判決,對其處以4個月拘役。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已然無法彌補,而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張鷺的悲劇能否引起管理者與從業者的警醒?這個問題,恐怕一時還得不到答案。
從18日晚醉駕被查,到26日下午被判4個月拘役,頂著中超8月最佳門將頭銜的張鷺變成了“醉駕”門將,短短8天時間,便被深深烙印在中國足球歷史的恥辱柱上。而21日天津公安對事件詳情進行官方通報過后的幾天內,無論天海、足協,還是天津當地公檢法機關,甚至連網傳千萬年薪草簽張鷺的上海申花俱樂部,都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攪得不得安寧。
經鑒定,被警方查處時張鷺血液酒精含量為253.3mg/100ml,遠遠超出80mg/100ml的醉駕“底線”。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確實給了他一時的快感,但他不會想到,無視法紀鋌而走險,威脅社會的醉酒行徑,被值守的警察抓了現行。此番伴隨判決結果正式出爐,張鷺的2019賽季剎那間崩塌,與此同時,張鷺本人也表示對判決不進行上訴,顯然,他已對自己的錯誤供認不諱。
鑒于天海俱樂部與中國足協此前做出的都是“初步處罰”,如今正式判決已出,接下來的一段日子,他或許還將受到足球圈各方的一系列追罰。而處罰再重,都是“亡羊補牢”,身為國門卻以身試法,張鷺面臨的懲處不值得嘆惋,想要洗刷掉他留給國足的污點,也沒那么容易。
醉駕被查前,張鷺一度入選世預賽亞洲區40強賽國足的23人大名單,身居其中的第三門將之位。正因如此,在生涯巔峰、鎂光燈照耀下的張鷺觸犯底線鑄下大錯,令國內足壇變得愈發不太平。誠然,肇事者已經得到法律與行業內部的嚴懲,環繞周遭的嘈雜爭議也并未因此有所削減。一場酒局,幾乎提前宣告張鷺自職業生涯的巔峰跌落,而他本人,也成為足球圈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負面典型。
征戰沙場十多年,張鷺甚至連職業球員最起碼的自我約束能力都不具備。身為公眾人物,拘役4個月的判罰是他罪有應得的結局。更重要的是,他的醉駕行徑,已被視為2019年迄今中國足球的最大鬧劇,戰績還沒提上來,后院卻先起火了,外界對國足的擔憂不禁又多了幾分。
再往前回溯,從張修維“自導自演”2017年足壇首例醉駕案件開始,3年間已有多起類似事件。在這些被查處并曝光的案例背后,究竟還隱藏著多少隱患,我們無從知曉,但以競技為伴的職業運動員,難以克服酒精的“魅力”以身試法,將煙酒對個人競技狀態的危害拋諸腦后,不得不讓人為國內的足球環境捏一把汗。
張鷺醉駕,足協第一時間對其作出的處理決定為:立即取消在中國國家隊的集訓、比賽資格,并停止參加中國足球協會舉辦的所有正式足球活動,同時將持續關注此案進展情況,并將依據有關部門的正式處理結果,做出進一步的嚴厲處罰??梢灶A見的是,法院的最終判決不會成為該事件的終章,足球世界還有“極刑”等待著張鷺去暗自承受。
同時,張鷺犯下的錯誤無疑是年內足壇最大丑聞,當我們回顧尚未行至終點的2019,國內足壇的點滴,陽光無法普照每一寸角落。陰影里的人們,也不盡如張鷺一般難覓回頭路,他們有的口無遮攔,有的腳下無情,更有甚者,將足球變成了暴力“功夫”。
打開中國足協官網,公告菜單第五項“處罰決定”中的通知內容,大多與懲處中國各級別聯賽球員、教練的違規行為有關。截至目前,中國足協已于今年對中超聯賽開出了15張罰單,其中包括12張明確限定禁賽場次的罰單,停賽球員11人次,教練員1人次,累計停賽場次53場,罰款數額53萬元人民幣。此外,還有對郭田雨禁賽6個月、對張鷺“無限期”禁賽等處罰。
中超之外,足協對其它級別聯賽,乃至野球賽場,都也頻頻出招加強整頓。球場外的罪行有公檢法部門監管,而球場內的“罪行”,同樣在層層治理下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粗粡垙埩P單飛來飛去,我們當然肯定管理機構對聯賽、球場秩序的維護工作,可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罰單頻出之下,那些不該被原諒的行為,為什么會屢禁不止?
競技選手個個血氣方剛,綠茵場更是情緒的聚集地。“罰單”的源頭,通常就是球員們在一瞬間做出的失控決定。所謂堵不如疏,做好“善后”處理的同時,如何給球員“滅火”“降溫”,同樣是需要各方凝聚力量解決的重點。天海俱樂部在張鷺事件的公告中提及,已在第一時間組織全員召開專題教育會議,在自律自省方面對球員、教練及工作人員提出更高要求。如果能把這樣的工作做在前面,張鷺的悲劇,或許會不會更少一些?
相較普通人,效力頂級聯賽的球員承擔著更多社會責任,更是國足的門面。外界的失望,不止源于球隊戰績暫時落后,還跟球員整體展現的精神面貌與社會形象息息相關。改變刻板印象,并非朝夕之事。加強對球員的管理和教導工作,強化遵紀守法的理念,對國字號球隊與俱樂部而言,更顯迫在眉睫。畢竟,營造一個干凈的足壇環境,是每個足球人內心的希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