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上杭縣古田鎮游人如織。青山綠樹掩映下,“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尤為奪目。
90年前,一條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光輝道路從這里啟程;5年前,一個“當初是從哪里出發的、為什么出發的”問題引人深思。
今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強調“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以堅強有力的黨組織確保工作任務落實”。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福建省委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昂揚的精氣神、更有力的舉措,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征程中乘風破浪,為新時代新福建建設提供堅強保證。
堅定政治信仰,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黨中央部署,我省先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省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原則和首要任務。今年以來,通過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之以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廣大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初心使命進一步筑牢,在自我革命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以上率下,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省委常委會從自身抓起嚴起,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推動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充分發揮示范表率作用,帶頭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踐行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加強政治建設、牢記為民宗旨、主動擔當作為、嚴守紀律規矩”六個專題,一個一個專題進行集中學習研討,接受思想政治洗禮,帶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帶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頭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帶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引領全省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結合福建特色,推動學習走深走實。
各級各部門組織黨員干部通讀熟讀黨章和《選編》《綱要》《匯編》等重點教材,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文章,并與學習貫徹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的創新理念和生動實踐等緊密結合起來,組織學習《擺脫貧困》《〈福州古厝〉序》等特色教材、《習近平在寧德》《習近平在廈門》系列采訪實錄、總書記給壽寧縣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精神等,引導黨員干部帶著感情學、融會貫通學、聯系實際學,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取得新進步、達到新高度。
——抓好貫徹落實,把“兩個維護”體現到行動上。
省委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踐行“兩個維護”最經常、最直接的重大政治責任、第一責任,構建貫徹落實的“三四八”機制,提高貫徹落實的質量和實效。在去年底對86件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的貫徹落實進行“回頭看”的基礎上,省委又對24件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的貫徹落實進行全面部署,8月初又對貫徹落實進行再推動,確保一件件抓到位。特別是貫徹落實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召開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研究提出4份實施意見、145項具體措施,細化分解330小項工作清單,并由4個工作組專門推動逐條抓好落實。
突出政治標準,激發干部實干擔當
治黨治國之要,首在選人用人。
“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期干部隊伍建設的殷切希望。我省堅持新時期好干部標準,把政治素質考察擺在干部工作重中之重,樹立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用人導向,激勵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推動干部以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著力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打好組合拳,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
5月中旬以來,福建連續遭遇多輪強降雨侵襲。洪水激流顯擔當。我省廣大黨員干部在防汛抗洪、恢復重建、生產自救中踐行初心、勇擔使命。全省累計出動搶險力量10.93萬人次,轉移疏散群眾38.2萬人次,解救圍困群眾1.56萬人,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在初心使命的指引下,在榜樣典型的感召下,八閩黨員干部展現出一幅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新圖景。
他們勇于擔當、攻堅克難。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原副局長楊春,從警28年,一直奮戰在打擊犯罪、掃黑除惡的最前沿,是社會各界稱贊的“好刑警”“好公安”,今年1月殉職。
他們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管委會,認真踐行“馬上就辦”,深化“放管服”“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群眾服務滿意率達99.9%。
他們扎根基層、甘于奉獻。明溪縣司法局城關司法所所長方秋軒,扎根基層司法工作30余年,走村入戶宣講法律法規,用心化解、調解矛盾糾紛,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鄉村判官”。
……
“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省委把解決干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去年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委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工作領導小組,實行紀委書記、組織部長雙組長制,加強組織領導,精心部署推動,我省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做法被中央列為2個省級典型之一。
今年以來,根據中央關于在主題教育中開展專項整治的部署要求,我省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持續發力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一線用人樹導向。全面推行蹲點調研、一線考核、專項考核,及時選用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上汽寧德項目工程建設指揮部一名副總指揮勇于攻堅克難、主動擔當作為,推動首臺通線車正式下線僅用429天,被提拔重用。
近3年來,各設區市通過開展蹲點調研,與近3萬人進行談話,提拔重用政治過硬、敢于擔當、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1444名,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89名;共對7607個項目實行一線或專項考核,發現使用干部1832名,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53名。
關心關愛激活力。中組部《關于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有關具體舉措的通知》下發后,我省專門召開會議部署推動,確保干部合理的津貼、補貼應發盡發,該有的休假、體檢等權益應享盡享。設立省級關心關愛專項資金,已發放慰問金2000多萬元,關懷幫扶4775人次,帶動各市(縣、區)設立關心關愛資金,投入資金約1.14億元,僅設區市一級關愛幫扶對象就達6.1萬人次。
注重發揮榜樣引領作用。以谷文昌、廖俊波和時代楷模楊春等先進事跡,進行先進典型教育,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比學趕超、擔當作為。在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上,我省5名公務員和3個集體受到表彰。9月初,表彰吳吉仁等30名同志為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福州市國土資源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等15個單位為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精準科學選人用人,服務新福建發展大局——
今年7月,按照省委統一安排,平潭迎來新一批82名省派掛職干部。“82名掛職干部中,平均年齡35.7歲,年齡結構上呈現年輕化;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達33名,綜合素質好,發展潛力大。”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有關負責人說。
堅持“硬選人、選硬人”,我省各級領導班子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不斷提高。
“首先,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強化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作用,認真落實‘兩個提前’辦法和‘凡提四必’要求,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決;其次,健全綜合分析研判和比選機制,從知識結構、工作經歷、專業特長、性格特征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從優秀的人選中選更合適的,從合適的人選中選最優秀的。”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我省還選派72名干部人才參加第九批援藏工作,選派246名干部人才參加科技服務團和赴平潭、武夷新區掛職,讓干部到艱苦地區和基層一線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
增強政治功能,筑牢堅強戰斗堡壘
8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壽寧縣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讓下黨鄉沸騰了。
多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對下黨加大扶持力度,政策、項目、資金、人才全方位匯集,“滴水穿石、弱鳥先飛、以干得助、久久為功”,下黨鄉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
福建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倡導的“四下基層”、密切聯系群眾優良作風,堅持把組織力量挺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最前沿,把加強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重要任務,促進基層黨建整體提升。
選好“領頭雁”——
省委組織部派駐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第一書記采取“互聯網+傳統農業+合作社”模式,建設扶貧定制茶園,農民增收400多萬元,村集體收入增長10多萬元;省商務廳派駐平和縣澄溪村第一書記帶領村民們擴大蜜柚銷路,51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據統計,2004年以來,全省連續選派5批1.8萬多名機關黨員干部駐村擔任第一書記,推動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向農村傾斜。第5批選派工作開展一年多以來,駐村第一書記已協助投入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幫扶資金7.9億元,幫助所在村實施發展項目約2600個。此外,全省每年確定500多個建制村作為扶持對象。截至目前,全省2185個老區蘇區建檔立卡貧困村已有2034個實現退出摘帽。
補短板、樹典型——
省委把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集中整頓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目前,全省共排查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703個,由1584名領導干部掛點聯系、1420名黨建指導員派駐指導、1521個縣以上機關單位與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結成對子,推動幫扶整頓。經過努力,已完成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轉化近500個。
同時,扎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通過實施黨支部“達標創星”工程,分領域選樹一批先進黨支部典型,推動點上經驗在面上開花。廣大黨員干部立足本職、盡責擔當,為民解難題、化積案,贏得了廣大群眾紛紛點贊。
保持政治本色,馳而不息推進作風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把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突破口和著眼點,鐵腕正風肅紀,持之以恒改進作風。
——糾治“四風”,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2019年中秋節前夕,省紀委監委通報的三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一經媒體公布就上了“熱搜”,充分起到了強化警示震懾作用。
建立健全節日期間緊盯“四風”問題常態抓、長效抓運行機制;嚴肅查處違規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違規收送禮金禮品、公車私用等頂風違紀行為和不吃公款吃老板、“一桌餐”等“四風”隱形變異問題;開展領導干部利用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專項整治,斬斷利益鏈條……我省始終堅持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委實施辦法執行情況作為重點任務和經常性工作,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
——“嚴”字當頭,扎實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
聚焦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深入推進專項整治。2018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939件168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62人,通報曝光294起典型案例;省市縣三級扶貧領域監督檢查分別較原計劃減少80%、86.75%、50.4%。
數據背后折射的是既嚴又實的舉措。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著力整治扶貧工作檢查散濫、民生項目脫離實際等問題;有力推動建立扶貧領域監督檢查聯合工作機制,破解多頭檢查、重復檢查、扎堆檢查的問題。
——注重長效,以釘釘子精神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
省委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的辦法,相關職能部門出臺辦公用茶開支標準、招商引資接待工作管理辦法等配套制度。省直有關單位出臺了整治“文山會海”“為官不為”的意見和措施,對文件篇幅、精簡簡報、會議規模、會議時長等作出具體規定。省紀委監委還緊抓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作風建設的根本,教育領導干部自覺傳承“四下基層”“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作風。
——示范引領,深化拓展移風易俗專項治理。
省紀委監委組織開展專題調研督導緊盯問題集中、突出的重點地區,緊盯歪風陋習易發多發的重要時間節點,緊盯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嚴肅查處違規違紀問題。移風易俗得到由點到面的有力拓展,淳樸新風撲面而來,黨風政風民風社風持續向上向善。
扛起政治責任,利劍高懸堅決反腐懲惡
——答好民心“考卷”,深入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
針對群眾最關切的扶貧領域、民生問題、涉黑涉惡腐敗等問題,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展開專項整治,真正把監督工作做精、做實、做細。
在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過程中,省市縣鄉四級紀委“清單化”管理、精準監督、“1+X”監督機制、“三個一批”直查快辦、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等一系列接地氣、見成效的做法機制在工作實踐中得以建立完善。去年,全省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495件、處理2361人。
省紀委監委著力抓好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嚴厲懲治發生在民生資金、“三資”管理、征地拆遷、教育醫療、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違紀違法行為,重點查處基層干部吃拿卡要、盤剝克扣、優親厚友等問題。
在專項治理涉黑涉惡腐敗中,省紀委監委堅持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斗爭、基層“拍蠅”結合起來,建立與政法機關的線索移送、同步立案、案件會商協同機制,實行省紀委監委領導掛鉤聯系、聯點包案制度,對重點案件直接督辦、對工作薄弱縣進行督導、約談……
——高壓態勢不變,全力以赴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近年來,我省在反腐敗斗爭中堅持不松勁、不停步、不減力,突出重點削減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2018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2410件,其中廳級干部案件56件、處級干部案件38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702人,移送司法機關525人。
持續推進“天網行動”。全省去年共追回外逃人員107人,其中追回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30人。
——堅持精準嚴實,充分運用監督問責“利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省紀委出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意見,規范鄉鎮紀委精準分類處置問題線索,指導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精準監督、精準執紀、精準問責。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運用追責問責利器。2018年,全省共對136個黨組織、1781名黨員領導干部實施問責,給予黨紀處分609人,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
——利劍直指腐敗,構建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
抓好中央巡視整改,扎實推進省委巡視全覆蓋。
省委把推進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落實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和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最嚴格的要求,扎實推進中央巡視整改各項工作,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全面改、深入改、改到位。
自省委制定巡視工作五年規劃以來,我省就明確巡視的路線圖和任務書,堅定不移推進巡視全覆蓋。截至目前,十屆省委已完成六輪巡視,共巡視121個地方、單位黨組織,全覆蓋任務完成50.2%。9月25日,召開第七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啟動對26個地方、單位的巡視。巡視結果和巡視整改情況,納入省委年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檢查的重要內容。
我省堅持巡視巡察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不斷完善橫向全覆蓋、縱向全鏈接、全省“一盤棋”的工作格局。為了在巡視巡察上下聯動過程中更好發揮監督作用,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要求省委巡視辦指導各設區市委巡察機構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開展交叉巡察,劍指基層“熟人監督”難題。通過采用“成建制”“半建制”“組合式”“聯動式”等多種方式,破“關系網”,剎“說情風”,有力推動設區市全面開展縣級交叉巡察,推動市縣巡察向基層延伸,讓監督直抵神經末梢。(福建日報記者 林宇熙 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