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辦照時“被自愿”入會 所得資金成市場監管部門“小金庫”
云南一“紅頂協會”強收551萬元會費被查
4單位8人被追責,違規收取會費全數清退
本報訊 (記者黃榆)個體工商戶辦營業執照時,“被自愿”加入個體私營經濟協會(以下簡稱“個私協會”)并繳納會費;全縣兩年半強收會費551萬元,這些會費成為當地市場監管局的“小金庫”;個私協會與市場監管部門形成利益鏈條。近日,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的這一“紅頂協會”被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
隨后,云南省委、省政府對該問題進行了整改并發布了整改工作通報,對涉事的4個責任單位和8名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清退了違規收取的551萬元會費。
據了解,督查組來到建水縣臨安鎮市場監管所開展暗訪,體驗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窗口辦事人員要求按照墻上所貼指引提供材料,再填寫加入個私協會的會員登記表,并明確告知“交會費96元,當場就可打證,每年年報時再交96元”“不入會不能領執照”。
督查組調閱臨安鎮市場監管所檔案發現,目前登記在冊的14747家個體工商戶中,除去4566戶“僵尸商戶”,剩下的10181戶均為個私協會會員并每年繳納會費。據此計算,僅臨安鎮市場監管所每年就收取會費近百萬元。同時,督查組還發現商戶填寫的入會申請書、會員登記表與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申請表、審核表等一起入檔。
督查組調閱該協會有關財務資料發現,協會會費使用混亂,財權實際上由建水縣市場監管局控制,該局的大額經費開支往往挪用協會會費。
針對暴露出的問題,紅河州政府立即作出部署,在全州范圍內就類似情況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建水縣紀委監委啟動了對有關責任人調查程序,目前已約談了4名相關責任人。其中,責令建水縣委、縣政府向紅河州委、州政府作出書面檢查;給予建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通報問責。
據悉,目前建水縣已停止強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填寫入會申請等行為,停止入會與辦照、年檢等業務工作捆綁掛鉤。已全部完成50170戶個體戶、1621戶企業共551萬元違規收取會費的清退工作。當地已修改縣個私協會章程,明確公職人員不得參與經費審批和使用管理。嚴禁縣市場監管局在縣個私協會列支經費,實行會費專收專用。
據了解,早在2015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方案提出,積極穩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紅頂協會”的整治力度。
黃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