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德市審計局調研宣傳組到福鼎市審計局,宣講習近平總書記給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重要精神,引導審計干部進一步弘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并為審計干部專題授課,帶領大家重溫審計初心,不忘審計使命。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審計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壽寧縣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精神,開展福鼎市、柘榮縣審計項目,抽審鄉村振興、扶貧、涉農專項資金共1.68億元,項目143個、單位15個、鄉鎮16個、村154個、入戶374戶,披露政策措施落實不夠到位、滯留涉農專項資金個別造林項目績效不佳等推進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存在的4個方面24個問題,提出6條建設性建議,切實維護涉農資金安全績效,維護農民切身利益,推動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和決策部署取得實效。同時,推動出臺《寧德市創新宏觀管理服務型審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梳理可量化審計指標,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寧德經驗”。
開展生態審計,守護綠水青山。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重視支持下,市審計局先行先試,在全省率先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率先推動成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在此基礎上,推行市縣審計機關“1+1”模式,即:市審計局開展1個部門(市海洋漁業局)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并按照省審計廳授權,開展1個縣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縣級審計機關各開展1個開展部門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和1個鄉鎮(街道)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審計。通過“1+1”模式,突出鄉鎮黨政主官履職,實現從設區市到縣、到鄉整個鏈條各層級有代表性的全覆蓋,將環境保護和治理責任鏈條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政策在基層落實。
此外,市審計局還深化領導干部任期(離任)經濟責任審計,黨政主官同步審,促進領導干部推動本部門科學發展和守法守紀守規盡責。同時,加大對審前防控的關注力度,推動關口前移,全省首創研究編制《領導干部履行經濟及生態主要責任風險防控清單》,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努力構建以領導干部責任為主體、經濟責任審計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為兩翼的領導干部責任審計制度框架?!讹L險防控清單》標識領導干部在履行經濟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過程中需要重點防范的風險,不可觸碰的“紅線”“底線”,列預警清單“治已病、防未病”,涵蓋領導干部履行經濟和生態責任八大類69個重點責任事項206個常見問題,以“負面清單”形式劃出履責“警示線”。(閩東日報記者 鄭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