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趁疫謀“獨”,民進黨又上演“正名”鬧劇
發布時間:2020-04-20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擊:1724

  趁疫謀“獨”,民進黨又上演“正名”鬧劇(日月談)

  借著新冠肺炎疫情,臺灣綠營政客又接連上演“正名”鬧劇。島內的“中華航空公司”載運口罩飛赴海外,其機身上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刺痛了分裂主義分子的眼睛,于是有人定要把這里面的“China”去之而后快,要求“華航”改名“Taiwan Airlines”。很明顯,這又是民進黨當局趁著疫情搞的一出“去中謀獨”戲碼。

  臺“交通部長”林佳龍首先表示對此“持開放態度”,接著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華航“不要把China弄那么大”“機身多點臺灣標志”,之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表示將在“院會”提出修正動議,研擬華航的短中長期改名計劃……恬不知恥,莫此為甚。

  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民進黨居然心心念念的是“去中謀獨”,這自然激起島內民眾的反彈。島內民調顯示,77%臺灣網友不支持華航改名。對華航來說,改名是一件沒有任何好處的事。華航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宗明確說了不支持改名。他反問民進黨當局:改名后所有航權契約要重簽,這些錢算誰的?華航自己出嗎?他擔心改名還涉及許多商業合約,除了數以10億計的金錢損失,更可能賠上華航60多年來的商業信譽。更有業內人士擔憂,華航一旦改名,牽涉到有關約定,很可能就此失去航線、航權,甚至讓華航陷入飛不出臺灣的困境,到時企業10萬多員工該怎么辦?

  當然,綠營政客們才不管華航死活。林佳龍聲稱“改名成本是其次,重點是要有臺灣的識別”,綠營“立委”陳柏惟更是妄稱“華航就是被斷航也要改名”。無良政客只管“放嘴炮”“自己爽”。為一己私欲,誰在乎10萬多華航員工的穩定工作和生活?

  除了華航“正名”鬧劇之外,最近還有民進黨“立委”要求臺灣“中研院”改名、有時代力量“立委”要求更改“護照名稱”,目的都是一樣,去掉“中國”。對此,島內輿論痛斥綠營這種以謀“獨”而進行的“正名”,是在一次次傷害臺灣民眾利益。尤其所謂“護照正名”只會引發重大爭議,讓兩岸關系更加惡化與動蕩。

  鼓噪“去中”“正名”,已經是綠營的老戲碼了。從李登輝最初發起的所謂“臺灣正名運動”開始,“臺獨”分裂勢力就恨不得把所有與“中國”沾邊的字眼全部去除。不要“中國鋼鐵”“中國石油”“中國造船”的“中國”,去除“中華電信”“中華郵政”“中華航空”的“中華”,民進黨過去曾屢次試圖操弄華航改名……有綠營官員在誘導學校改名時直說,怎么改都行,就是不要“中國”這兩個字。甚至連臺灣農家養的“中國鵝”也先更名為“華鵝”,接著更名為“臺灣華鵝”。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些“切香腸”般的“漸進式臺獨”手法,其實質就是以“去中”“正名”方式,企圖割斷臺灣與大陸的聯系,改變臺灣民眾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為“法理臺獨”鋪路。不過,“切香腸”早晚切到手,民進黨手法再如何花哨,也難逃失敗結局。大陸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絕不容忍和坐視“臺獨”分裂勢力興風作浪。“臺獨”分裂勢力如果執意挑釁、一意孤行,終將受到歷史的懲罰。

  汪靈犀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