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福建省統計局發布了4月份我省的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我省“六穩”“六保”政策措施實施效果的持續顯現,4月全省國民經濟主要指標較一季度有不同程度好轉,部分指標當月轉正。
工業生產恢復較快
固投降幅收窄明顯
工業方面,4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比3月份提高0.9個百分點。從1—4月整體數據看,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下降5.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8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產銷率為95.12%,比一季度提高0.37個百分點。另外,全省38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比一季度回升(增加值增幅提升、降幅收窄或由負轉正)的行業達35個,這意味著超九成行業運行態勢好于一季度。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1—4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跨省鐵路項目)同比下降10.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4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當月增長6.6%,實現了正增長。1—4月,我省民間投資下降10.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5個百分點。
受到全球疫情影響,1—4月,全省海關進出口總額3848.53億元,同比下降5.2%,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237.29億元,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4個百分點;進口1611.23億元,同比增長5.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為626.06億元。
消費市場低位回補
物價漲幅繼續收窄
消費市場方面,1—4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520.59億元,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7個百分點。其中,生活消費品則保持較快增長,糧油類、肉禽蛋類、蔬菜類、日用品類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7.4%、36.6%、15.1%和8.7%。
新產品、新業態成為我省消費市場的亮點。1—4月,全省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可穿戴智能設備實現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5.3%和24.5%;醫療藥品、日用消費品線上消費快速增長,帶動全省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352.60億元,同比增長3.4%,占全省限額以上零售額的比重為15.7%,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當前,我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數據顯示,1—4月,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2%,漲幅比一季度縮小0.3個百分點。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6%,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下降1.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由一季度同比持平轉為下降0.4%,其中4月份下降1.8%。
社會保障持續有力
金融、交通等行業運行穩健
財政收支方面,1—4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787.98億元,同比下降12.7%,降幅比一季度擴大2.0個百分點。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40.08億元,同比下降11.6%,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3個百分點。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67.40億元,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1個百分點。
雖然財政收支同比下降,但社會事業和民生支出依舊保障有力。數據顯示,1—4月,全省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環境保護、住房保障支出分別增長19.7%、13.6%、25.9%和9.2%。
金融業運行穩健,存貸款余額增幅同比提高。4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2806.85億元,同比增長9.7%,增幅比上年4月末提高2.8個百分點;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6042.24億元,比上月末增加471.38億元,同比增長14.0%,增幅比上年4月末提高1.8個百分點。
交通運輸業持續恢復。1—4月,全省貨物發送量34743.55萬噸,同比下降7.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5個百分點。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17480.84萬噸,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個百分點。郵政業務量同比增長14.2%,比一季度提高9.2個百分點。(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