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西藏林芝陸軍第九五六醫院急救室里,虛弱的邊防戰士高超緩緩睜開了雙眼??吹剿K于脫離生命危險,守在病床邊的醫護人員長長松了一口氣,他們激動地擁抱在一起,現場爆發出一陣掌聲和歡呼。
3天前,戍守在海拔近4000米墨脫雪山上某邊防哨點的戰士高超患上感冒,隨后引發高原性肺水腫,西藏軍區第一時間啟動直升機應急醫學救援機制。搭載著3名醫護人員的救援直升機穿越雪山云海,在5000多米的高空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
5月13日中午11點,西藏軍區作戰值班室接到林芝軍分區的緊急電話求助——一名邊防戰士感冒后并發呼吸困難、咳淡紅色泡沫痰、氧飽和度不足60%、意識淡漠等癥狀,隨隊軍醫診斷為高原性肺水腫,可能并發腦水腫,隨時有生命危險。
一場生死救援立即展開。眼下內地已是初夏,可位于喜馬拉雅高原上的哨點依然冰天雪地,與外界相通的道路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傷員無法及時后送。專門為搶救高超設立的直升機醫學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開始運行,西藏林芝軍分區、某陸航旅與陸軍第九五六醫院相繼接到命令,聯合展開立體救援。
飛行員孫超一路小跑著登上直升機。接到任務命令后,他與機組戰友爭分奪秒,短短半個小時就完成航線設計。氣象資料顯示,當天航路上天氣惡劣,不太適合飛行。作為一名在雪域高原上飛了12年的老飛行員,孫超明白理論上應該調整起飛時間,但戰友的病情十萬火急。
中午1點50分,救援直升機果斷升空,呼嘯著飛向漫天陰云。很快,豆大的雨點夾雜雪粒鋪天蓋地包圍了機身。20分鐘后,途經多雄拉山口時,云層愈發厚重,直升機難以穿越,孫超感覺仿佛駕機沖進了一片混沌的黑暗中。
為了防止飛機撞山發生意外,機組不得不折返。
“傷員的病情加重怎么辦?”落地后機組直接來到備戰室,重新設計飛行方案。另一邊,3名來自陸軍第九五六醫院的專家通過衛星電話,與哨所隨隊軍醫展開遠程會診。當天下午4點,一支地面救援隊作為第二方案徒步向雪山哨所進發,他們接到的命令是“24小時內抵達哨所,接回高超”,而平時這段路徒步需要走三四天時間。
那一夜,孫超與機組戰友備戰到深夜12點。5月14日早上9點多,晨霧剛剛散去,救援直升機搭載著3名醫護人員與急救醫療設備再次起飛。讓機組人員感到欣慰的是,這一次“天公作美”,云層中破開一個“小小的口子”,“剛好容得下一架飛機穿過”。
一路追逐著云洞,直升機很快攀升至6000米高空。機艙內開始明顯感覺到缺氧,但沒有人去碰隨機攜帶的幾個氧氣罐。事實上,他們也顧不上這些,護士吳華和其他兩位醫師緊張地進行著搶救前的準備工作,孫超則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飛行任務上——全速穿過多云的峽谷,爭取盡早接到傷員。
早在今年年初,西藏軍區就建立了“首診軍醫-部隊作戰值班室-軍區作戰值班室”三級直升機醫療救援應急響應鏈路,此類訓練已漸趨常態化。但真正面對生死救援,孫超總覺得“還是慢了,要再快一點”。
40多分鐘后,直升機緩緩降落在前哨附近的停機坪上,螺旋槳產生的氣流卷起漫天飛雪。機身尚未停穩,艙門便打開了,軍醫們直接跳下飛機。不遠處,哨點戰士周磊和戰友們架起高超,踩著沒膝的積雪慢慢跑過來。
停機坪是周磊和哨點其他戰友前一天清掃出來的。哨所地處墨脫無人區,到處都是山林和雪地。為了讓第二天的轉運更快一點,哨所官兵們探查周邊地區,選中了這塊相對平坦的地方作為降落點,大家提前把1米多深的積雪清掃干凈。
“快!送上飛機!”“小心,輕一點!”有人大聲指揮著,高超被順利轉運上飛機??粗鄙龣C艙門緩緩閉合,周磊微微松了一口氣,“飛機來了就感覺有救了”。
10分鐘后,直升機升空返航。艙門一關閉,隨行的內科醫生鄧勇杰就立即開始對高超進行檢查,“他整張臉都脫皮了,嘴唇烏白,穿了兩層棉襖還在發抖。”初步診斷后,鄧勇杰和戰友們立即確定搶救方案,為高超進行氧療,并建立靜脈通道。
高超的雙手凍瘡遍布,吳華找不到血管。來不及多想,這位身材嬌小的姑娘一把拉住高超的手,雙手握住反復揉搓哈氣,以此擴張血管。她花了10分鐘時間,終于把那只“冰塊一樣的手”焐熱了。
吳華半跪在晃動的機艙里完成了穿刺。她用指腹一遍遍摸索、感知高超的血管,最終“一針見血”。
高超的血氧飽和度一點點回升,飛機的飛行高度緩緩下降。機艙外,云層依舊飄忽不定,山體藏在云間若隱若現。對抗著缺氧造成的疲憊和反應遲鈍,孫超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打起“十二分”精神讓飛行更平穩一些。
“一邊擔心海拔落差會加重傷員病情,一邊擔心天氣變化耽誤時間。”孫超回憶說,“腦子里沒別的念頭,就想著一定要把他平安送到醫院。”
中午11點38分,直升機平穩降落在西藏林芝某場站停機坪,高超隨即被轉入陸軍第九五六醫院,送往急救室搶救。
機組事后計算,這次傷員護送只用了2小時41分鐘,較以往節約了近70個小時,而飛行時間也較正常情況快了近1個小時。
更詳細的檢查結果很快出來,由于轉運及時,高超沒有得腦水腫,病情也在持續吸氧后得到控制。“黃金時間!成功了!”醫生們一邊感嘆,一邊急匆匆跑過走廊,準備開展下一步救治。
走下直升機,孫超長舒了一口氣,他的雙手甚至有些汗津津的。“總算沒出岔子。”這位北方漢子輕松地笑了,“我們就是要告訴衛國戍邊的戰友:無論你們在哪里,我們都會守護你們的平安。”
5月16日,邊防戰士高超肺部的啰音完全消失,脫離生命危險。消息第一時間傳回哨點,周磊頓時熱淚盈眶。他又想起了看到直升機遠遠飛來緩緩降落的那一刻,“那是一條振奮人心的空中生命通道,那時你才深切體會到,戰友就在你身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通訊員 晏良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