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楊蓮潔)今年舉辦的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上白玉蘭獎首次將網絡首播電視劇納入評獎范圍,使得《長安十二時辰》《慶余年》等熱播劇有資格參與獎項角逐。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負責人、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副主任王曄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不把《長安十二時辰》等劇納入白玉蘭的評選范圍,是沒有辦法百分之百體現這一年度中國電視劇的實際面貌的。
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近年來做出不少改變——2018年設立了“最佳攝影”“最佳美術”兩個制作類技術獎項;2019年對中國電視劇編劇獎項做了分類,原有的最佳編劇改為了最佳編劇(原創)和最佳編劇(改編);2020年將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納入了評獎范圍。談及這一最新的變化,王曄認為,在中國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盡管播出渠道的選擇多樣化了,但內容為王的準則絲毫沒變。不論是網先臺后,還是臺先網后,只要是精品力作,就應該納入白玉蘭評選的范圍中。
“比如《長安十二時辰》《慶余年》,如果不把它們納入到白玉蘭的評選范圍,從某一個角度或側面來講,它是沒有辦法百分之百地去體現這一年度中國電視劇的實際面貌,所以我們會考慮增加這一部分。”據王曄透露,白玉蘭獎將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納入評獎范圍的這一改變,得到了整個業界的強烈反響。她回憶說,白玉蘭獎征片信息是在2019年12月16日晚發出的,征片信息發布當晚,就有影視公司攜劇連夜報名。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