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臺北11月8日電 一項調查顯示,臺灣逾八成成年人兒時曾遭受體罰,且受體罰后影響到人際關系信任度,約兩成受體罰兒童長大后曾推打伴侶。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8日公布“臺灣民眾兒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經驗及其關系性影響”調查報告。研究對象為年滿18歲的成年人,以網絡問卷形式進行調查。據調查,受訪民眾中有83%曾被主要照顧者體罰,其中還有超過三成民眾表示遭受過“會造成身體受傷”的中度或嚴重體罰。
該機構認為,兒時遭體罰在成年后會影響到人際相處或親密關系的維護。根據調查,有37.2%曾受體罰的受訪者表示完全信任別人十分困難,更有31.4%的民眾擔心別人不愛自己。此外,兒時被主要照顧者體罰的經驗,可能會將“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移轉至親密關系中,約21.6%曾被體罰的人會有推打伴侶的狀況。
臺灣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表示,約80.3%的不體罰照顧者會鼓勵孩子表達意見;正向教養是稱贊孩子好的行為、鼓勵孩子表達,或在提出要求時說明原因,讓孩子知道為什么;愈懂得正向教養的父母,愈不需要采取體罰來達到管教目的。
白麗芳提到,有家長體罰孩子時說“我是因為愛你才打你”,但研究發現,被打的孩子感受不到家長的愛,體罰頻率、程度越高,親子關系顯著較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