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辦案輔助提升法律監督能力
最高檢相關負責人就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全面部署應用答記者問
□ 本報記者 張昊
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統一部署應用,標志著檢察信息技術應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最高檢案件管理辦公室主任申國軍等相關負責人就此回答了記者提問。
四大特點滿足檢察發展需求
2014年檢察業務應用系統1.0上線運行,全國四級檢察院實現同“一張網”上完成全流程辦案。檢察業務應用系統1.0運行7年多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案件5100余萬件,生成法律文書超過1億份。
張雪樵說,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最高檢黨組立足新時代檢察工作發展全局,作出研發部署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的戰略性決策。該系統重點進行了四個方面探索。
在實現與外部門數據互通方面“打通道路”。系統1.0無法與公安、法院等部門實現全程使用電子文件辦案,只能按照傳統方式一站站搬運紙質卷宗。為進一步打破“數據壁壘”,各級檢察機關通過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與政法平臺、行政執法平臺對接,實現業務網上協同辦理,信息一次錄入即可循環使用,既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又通過辦理過程網上留痕,加強了對執法司法工作的監督。
以最常見的辦理在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換押手續為例,傳統方式下公安、檢察院、法院等辦案人員至少需要跑3次以上才能完成一次換押,現如今網上就可以快速完成電子換押,在實現“電子數據多跑路、辦案人員少跑腿”的同時,還加強了對各單位換押工作的監督。再比如,通過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與司法部律師身份核驗平臺的對接,開展律師互聯網閱卷,讓律師閱卷從“最多跑一次”變成“一次也不用跑”。今年以來,各地檢察機關已為廣大律師提供網上閱卷服務1.4萬余次。
在提升能力方面,把人工智能引入輔助辦案。目前,系統已經集成20多類、60余款智能化的辦案輔助工具。其中,案卡填錄、自動編目等工具實現案件信息自動錄入和編排,減輕了檢察人員數據錄入的工作量。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運用量刑輔助工具提出的量刑建議,法院最終采納率近97%。
把大數據挖掘應用融入辦案“喚醒數據”。系統1.0上的材料是一個個獨立的案件,系統2.0則激活了沉睡的數據,讓所有案件信息可以碰撞、提煉、挖掘,從而發現新的辦案線索或者新的司法現象。
例如,圍繞正當防衛、酒駕等群眾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開展專題數據分析,推進社會治理。通過系統對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正當防衛不捕不訴案件辦理情況進行專題數據分析發現,2019年、2020年因正當防衛不捕不訴的共819人,是前兩年的2.8倍,相關數據分析結論寫入今年全國兩會最高檢工作報告,結合檢察機關發布的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向社會更好地詮釋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理念。
在共享互用方面,促進檢察信息化同步發展。依托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各地檢察機關可以根據自身辦案工作實際,拓展研發符合自身需要的辦案輔助工具。各地研發的特色軟件,不僅當地可以使用,其他地方的檢察機關也可以通過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直接使用,節約了研發成本,解決了檢察信息化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促進了檢察信息化的同步發展。目前,圍繞檢察信息化生態建設,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開放了260余個接口,各地檢察機關信息化優秀成果可以直接集成,共建共用。
提升監督能力促進社會治理
今年6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印發,意見中專門就加強檢察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
圍繞“十四五”時期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需要,張雪樵介紹說,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的全面應用,為未來檢察機關數字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一是通過開發更多的軟件工具為檢察官提供更多、更精準的辦案輔助,讓檢察人員更加充分地享受智能化辦案指引、案例參考和法律知識查詢等服務。二是促進司法民主全過程。通過深化與互聯網平臺的對接,促進檢務公開,為群眾提供遠程聽證、遠程送達等更加便捷高效的檢察服務。三是讓法律監督更“有效”。與大數據法律監督平臺全面融合,在更大范圍內匯聚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執法司法數據,提升法律監督能力,促進社會治理。
發揮規范辦案落實責任作用
申國軍介紹說,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集網上辦案、管理、統計三項功能于一體,從系統需求的編制到研發的各個環節,都把規范司法辦案、落實司法責任作為目標。
從規范司法辦案的目標看,在辦案上,系統研發過程中把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辦案規則的規范和要求,全部體現在系統需求編制和系統流程設計中,從而把司法規范的“軟約束”變成網絡運行的“硬要求”。在管理上,把案件管理的各項規定和要求體現在系統設計中,在系統中嵌入流程監控子系統、案件質量評查子系統、文書糾錯工具等,對辦案活動進行實時監督和全程控制。在數據監管上,把業務數據管理的相關規定、數據統計需要的案卡設置在系統中;研發巡邏車工具,對案卡填錄進行檢驗糾錯,確保數據全面、準確;通過統計子系統,所有案卡項目自動生成辦案數據。
通過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確保辦案要求的文書必做、管理要求的監督必達、統計要求的案卡必填,切實發揮了系統在規范司法辦案中的作用。
從落實司法責任制的目標看,一是落實檢察官權力清單需求,根據不同辦案人員的角色,設置系統操作、審批、查詢權限,既體現充分放權,又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權力界限。二是監督管理工作跟進辦案流程,通過流程監控、數據質量審核、案件質量評查等,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時對接檢務督察工作流程,進行責任追究。三是系統對司法辦案、監督管理行為全程留痕,是誰的責任,由系統留痕記錄,實現各負其責,確保司法責任制相關要求得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