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超千萬 規范診療最關鍵
心力衰竭(以下簡稱心衰)是任何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目前我國的心衰患者預計超千萬,其中70歲以上老年人中,每10個人可能就有1個心衰患者。規范的心力衰竭治療,不僅可以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同時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質量。11月26日,第7個“全國心力衰竭日”總啟動大會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同時舉行多學科義診和健康講座活動,呼吁心衰患者重視“早篩、早診、早治”,并到心血管病專業醫院尋求治療。
中國或將擁有全球最大心衰患者群 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導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損的一組復雜臨床綜合征,其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和乏力(活動耐量受限),以及液體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腫)。心臟就像一個“水泵”,將血液輸送到全身,身體的各個器官及組織,都需要血液中的養分和氧氣來供給。當心臟負荷加重或心臟肌肉損傷時,心臟就像一只沒有彈性的氣球,收縮和舒張功能均減弱,泵血功能下降,不能滿足全身各個器官及組織的代謝需求,出現體循環淤血和肺循環淤血等產生一系列癥狀。
江蘇省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李殿富教授介紹,心衰為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和終末階段,發病率高,如長期高血壓、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后等心衰危險因素,治療不規范、及時,最后都會發展為心衰。此外,《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20》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45億,冠心病患者1139萬,糖尿病患者近一個億,特別是有一大批“胖孩子”,許多有兒童高血壓和糖尿??;各種類型的心肌疾病患者;這些病患都是心力衰竭的“強大后備軍”,據此推測中國將成為擁有全球最大的心衰患者群的國家。
寒冷冬季 牢記控制心衰病因 尤其是隨著冬季的來臨,氣溫逐漸走低,高血壓病人的血壓逐漸走高,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發作頻率明顯增加,導致這些疾病的下游——心力衰竭的發生明顯增加。據李殿富教授介紹,最近病房就收治不少由于血壓驟然升高,導致的急性左心衰竭和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征,心肌缺血和梗死導致的心力衰竭。 李殿富教授提醒,冬季寒冷,心衰發生明顯增加,在前心力衰竭階段,要控制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比如要控制血壓、積極治療冠心病和控制血糖,減肥、避免酗酒和控制風濕熱,避免由此導致的心臟結構的改變。
這些癥狀要高度警惕 認識心力衰竭的癥狀很關鍵,最典型的癥狀是活動后出現氣短、乏力和運動耐量的下降,癥狀逐漸加重,會出現夜間不能平臥,被迫坐起后好轉,或者夜間發作性呼吸困難,早期甚至在白天生活工作如常,到醫院檢查也許發現不了什么問題。病情逐漸發展,嚴重時會是出現咳粉紅色泡沫樣痰,這些癥狀都是左心衰竭的癥狀。而雙下肢水腫、乏力、胃口差、大量胸腹水和肝臟疼痛淤血是右心衰竭的癥狀。如果您出現以上類似癥狀,高度懷疑出現心力衰竭,一定要盡快到醫院檢查。 如果有上述心力衰竭的癥狀,建議到醫院檢查心臟超聲、心電圖和胸片,同時抽血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甲狀腺功能、腦利鈉肽等,如果懷疑有心肌梗死,還要查超敏肌鈣蛋白T。李殿富教授強調,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如果患者有胸悶氣喘及水腫等癥狀,可以先使用利尿劑,使胸悶氣喘和水腫等癥狀緩解,體重穩定達到“干重”,然后再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倍他受體阻滯劑等可以改善心衰預后的藥物,慢慢調整劑量到目標劑量或最大耐受劑量,并使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通訊員 宮丹丹 劉燕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