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新疆兵團職工種養結合走上“羊”關大道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4日電 (戚亞平 馮波 李嘉成)近日,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四團十二連,羊群“咩咩”聲此起彼伏,職工趙新平正在給小羊“加餐”。
這些小羊毛色光滑亮麗,寄托著趙新平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趙新平告訴記者,之前他一直種植棉花,收入比較單一。2020年,他看準綿羊養殖的廣闊前景,想結合自己在甘肅老家搞過養殖、有一定養殖經驗的優勢,在自家門前空地上建羊圈養羊。
但養羊能否在連隊推廣,能否找到政策支持,能否依靠養羊來致富……一系列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隨著新疆兵團團場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深入,趙新平的顧慮逐漸消散。十二連黨支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鼓勵職工群眾發展特色種植和養殖。通過多形式宣傳惠農政策和農技知識、創業經驗、致富信息等,讓職工群眾的腦袋里面有“內容”、有想法。
說干就干,2020年底,趙新平拿出自己準備買車的積蓄購買了25只綿羊,搭建起羊圈,積蓄也所剩無幾。
當初下決心養羊時,趙新平以為憑借自己在老家養羊積攢下來的經驗,在養殖技術方面應該能得心應手,但剛引進來的綿羊一到新羊圈就明顯有了水土不服的反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以前的經驗一點都派不上用場,趙興平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經多方咨詢學習,通過飼草料的科學調配,綿羊恢復了正常,趙新平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養羊中遇到的困難讓趙新平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他開始系統地學習養殖技術。閱讀書籍、瀏覽網頁、虛心向身邊的前輩們請教……經過不斷學習積累,趙新平的養殖技術有了明顯提高,養羊事業逐漸步入正軌。
2021年,趙新平通過棉花種植和綿羊養殖,年收入達到了三十余萬元,一家人在庫爾勒市、三十四團購置了新房,日子越過越紅火。
“科學的羊舍結構、合理的飼草配方、清潔的飲用水、及時調群……”一向靦腆的趙新平說起養殖技術,總有說不完的話。
如今,嘗到養羊甜頭的趙新平對今后的發展有了更多想法,對未來的日子更加充滿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