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鶴壁3月16日電 (楊大勇 宋云慧)時下,正是麥苗返青起身的時節,也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時候,河南多地都在高質高效推進農業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鶴壁市作為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災后恢復重建工程進度最快地方之一,目前共修復農田13.15萬畝。
記者16日從鶴壁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因洪澇災害,2021年該市96.18萬畝高標準農田損毀,占已建高標準農田面積的87.8%,其中受災最為嚴重的??h、淇縣,高標準農田損毀面積占全市91.1%。
災情發生后,鶴壁市共謀劃高標準農田災后恢復重建項目19個,其中Ⅰ類重建項目和非高新建項目9個,面積達107.81萬畝;Ⅱ類恢復建設項目6個,面積達8.94萬畝;Ⅲ類應急修復項目4個,面積達4.21萬畝。
眼下,該市Ⅰ類重建項目和非高新建項目正在緊張施工。此前,受災最嚴重的鶴壁市??h80萬畝高標準農田在春節前集中開工。
那么,鶴壁市麥播面積如何?據鶴壁市農業農村局的消息,該市麥播面積133.79萬畝,較上年保持基本穩定,綠色防控已基本實現全覆蓋,一、二類苗占比78.3%,較年前提升28.8%,苗情向好,遠高預期。
鶴壁持續對小麥等農作物苗情、墑情、病蟲草情進行監測,開展了冬小麥“科技壯苗”行動,并做好防病蟲、防倒伏、防干熱風等一噴三防工作。同時,組織好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調運,保障市場供應;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行為;適時組織春耕春播,種足種好春播作物,確保不留白地。
目前,鶴壁市已形成開工即決戰、建設即熱潮、大干農田建設的局面,以確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Ⅱ類高標準農田恢復項目建設任務,今年年底前受災非高標準農田和Ⅰ類高標準農田重建項目主體工程大頭落地,農田綜合生產能力超過災前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