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我省舉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的有關情況。省衛健委、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記者從會上獲悉,3月1日至14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陽性感染者51例,其中確診病例38例、無癥狀感染者13例。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44例。其中:泉州市報告41例,廈門市報告3例。
本土疫情發生后,省、市、區三級迅速響應,成立一線指揮部,實行扁平化指揮,迅速落實排查、流調、管控、隔離、檢測、救治、消殺等相關工作。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籌抽調省級流調隊36人,地市流調隊65人;抽調省級核酸檢測質量控制、院感防控、衛生監督、醫療救治等專家69人,協調省立醫院、廈門市核酸檢測方艙支援泉州。
省衛健委副主任張永裕介紹,為了滿足群眾“愿檢盡檢”需求,全省目前已有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329家,培訓儲備核酸采樣人員91478人,實驗室核酸檢測人員近4000人,日檢測量可達210余萬管。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共設置了167個24小時核酸檢測服務機構,并主動向社會公布。各地還開設便民采樣點,設置“黃碼”人員專用通道,提供線上預約、現場預約等服務,為“愿檢盡檢”群眾提供方便。核酸檢測實驗室實行“人員輪換、機器不停”的工作方式,目前,發熱患者的核酸檢測一般在2~3小時出具報告,其余人群一般在6小時內出具報告,并同步上傳信息系統。
發布會上,省民政廳副廳長趙榮生介紹,全省養老機構1.29萬名工作人員已100%開展疫苗接種,2.1萬名符合接種條件的老年人90%開展接種。全省養老機構已按照有關要求實行封閉管理,堅持“非必要不探視”“非必要不進入”原則,對確需進入的人員,一律要求提供48小時以內核酸陰性證明,并嚴格執行“掃碼、測溫、戴口罩”等防控要求。
對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和老年人,我省開展全員每日健康監測,按照當地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將機構人員全部納入“應檢盡檢”范圍,有條件的地方還將提高檢測頻次、提高抽檢比例,在機構外居住的工作人員必須每周核酸檢測兩次。同時,我省加大對醫養結合機構、農村養老機構、新成立的養老機構、小微養老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有對外開展診療服務的醫養結合機構將加強院感控制,嚴格分區管理,不共用人員、設施設備,連接通道實行物理隔斷,避免交叉感染。
省教育廳副廳長吳偉平介紹,我省各地各校已全面加強學生、教師、職工進校健康監測,嚴格校外人員進校管理,嚴控校外無關人員入校。
同時,各地各校正在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師生員工健康管理,嚴格落實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晨午(晚)檢、“日報告”、“零報告”等制度;嚴格落實學校食堂、宿舍、教室、圖書館、體育館、實驗室、公共衛生間、快遞接收點等校內重點場所疫情防控要求,加強校園大型聚集性活動管控,避免人員大規模聚集;嚴格落實師生員工常態化核酸檢測“應檢盡檢”“適時抽檢”制度,增強自我發現、及早發現的能力。各地各校還將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加密抽測頻次。
省文旅廳一級巡視員吳立官表示,全省444家A級景區,目前開放391家,因疫情關閉58家,其中泉州54家,漳州4家,開放率是87.08%。
全省A級旅游景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總體要求,采取實名制門票預約制度,確保游客信息可查詢可追蹤。
所有入園游客將嚴格落實掃(亮)碼登記、測體溫、規范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要求。各景區將對室內場所、物品和環境加強消毒,做好公共衛生,配足防疫物資。對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景區游覽項目和場所,必須安排專門人員加強管理,嚴防擁堵和瞬時聚集。各景區還將嚴格做好景區員工健康監測管理并加強疫情防控培訓,做好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和宣傳引導。(東南網 記者 儲白珊 張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