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美聯儲啟動升息循環后,新臺幣匯率也“跌跌不休”。臺當局“主計總處”6日坦言,新臺幣貶值會影響輸入型通膨,因為廠商進貨成本增加了。
“主計總處”6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經連續2個月超過3%,且漲幅持續擴大至3.38%,續創逾9年半最大漲幅,反映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也達15.07%。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臺灣地區高度仰賴進口原物料,而新臺幣貶值會使島內廠商進貨成本增加,影響輸入型通膨。曹志弘也指出,觀察生產成本變動,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12.99%,漲幅較3月擴大。
至于停滯性通膨,曹志弘則說,停滯性通膨指的是物價上漲但經濟成長停滯,臺“主計總處”4月底公布的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3.06%,優于預期,顯見經濟持續成長,臺灣地區并沒有停滯性通膨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