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8月29日電 (唐貴江 周玉紅 鄒瓊)記者29日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近日,廣東江門市發布首宗大規模養殖用海海域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位于臺山上川島北側一片面積為600公頃的海域即將掛牌出讓,用途為貝類底播養殖。
據悉,這是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部署開展養殖用海海域使用權市場化出讓試點工作以來,面積最大的一宗出讓項目。
本宗出讓項目海域位于江門上川島大洲村委會北側海域約2公里處,現狀為自然海域,沒有附屬用海設施和海上構筑物,水深5米至7米,用海類型為漁業用海,用海方式為開放式用海,出讓年限為6年。項目的掛牌起始價為1124.8萬元,掛牌公告時間為8月16日至9月4日。
據了解,上述海域的洋流和水溫較為穩定、坡度平緩、淤泥豐富,適宜養殖底播生物,同時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餌料及資源本底適合貝類生長。另外,該片海域毗鄰沙堤漁港、廣海漁港,在捕撈作業和貿易運輸方面有較好的基礎條件,優勢突出。
目前,該項目的海域使用論證報告表和海域價格評估報告均已通過專家評審,環境影響報告表已獲得江門市生態環境局的批復,海域使用權出讓方案已獲得江門市人民政府批準。
“區別于傳統的養殖用海審批,推進養殖用海海域使用權市場化出讓改革試點,有利于推動海洋資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縮短業主進場經營的審批流程和時間,從掛牌到競得辦證僅需一個多月的時間,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入更多優質企業,促進近海養殖業的提檔升級?!苯T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表示,該試點項目作為江門市首宗大規模養殖用海海域使用權掛牌出讓項目,將對全市海域使用權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出讓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動作用,并將進一步規范養殖用海秩序,優化海洋資源配置,實現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的效益最大化。
據介紹,由于傳統的近海養殖業存在著小、散、亂的發展痛點,首宗出讓600公頃養殖用海海域使用權,有望引進一家實力較強的大型養殖企業,發展連片、大規模的養殖項目,打破發展瓶頸,引導近海養殖業實現規?;?、品牌化發展,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藍色糧倉”。
下一步,江門臺山還將結合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范區的工作要求,積極推動網箱養殖等用途的養殖用海進行市場化出讓,力促以點帶面,逐步在全市海域范圍內鋪開養殖用海市場化出讓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