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用發展眼光看待老年人再就業
發布時間:2022-09-14  文章來源:中新網 點擊:221

  毛建國

  近段時間,多個關于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消息登上熱搜,其中麥當勞招聘退休人員的話題備受關注。媒體實地走訪獲悉:北京多個麥當勞餐廳均表示愿意招聘身體健康的退休員工,但希望年齡不超過63歲,工資以小時計算,北京地區是17.8元/小時。(9月13日《武漢晚報》)

  過去提到老年人再就業,多少有些沉重。原因很簡單,在本該老有所養的年紀,依然奮斗在工作一線,由此建構的畫面和場景,有些違背大眾樸素的道德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但也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老年人和老年人就業。

  老年人再就業是相互選擇的結果。一些老年人之所以選擇再就業,不外乎兩個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生活壓力。簡單地講,就是通過再就業來補貼家用?,F實中,還有一些老年人,尤其是來自農村的老年人,由于各種各樣原因,手頭并不寬裕,子女收入也不高,他們不愿意成為子女負擔,想為家庭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另一方面,則是生活動力。老年人也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想通過再就業,獲得更高的收入,滿足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而且,很多老人擁有一技之長,具有大量資源,曾經達到某個領域和某個層面的高峰,想讓生活更充實一點,想實現曾經沒有實現的夢,在老有所為中實現老有所樂。時代在發展,養老需求也在發展,因而選擇再就業的老年人越來越多。

  用人單位愿意接受老年人,也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成本考慮。老年人的用工成本低。拿麥當勞來說,在北京地區給老年人開出的時薪是17.8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則是崗位考慮。有些崗位年輕人不感興趣,招不到合適而且充足的人手。對于一些不需要復雜技術,不需要高強度體力,而且成長性較低不受年輕人青睞的崗位,返聘老年員工成了一種現實選擇。很多時候年齡不是問題,到了退休年齡之后,反而做出一番事業的大有人在。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現有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無論是否做好準備,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這是客觀事實,而健康老齡化、老年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也不可避免地成為熱點話題。因此,社會必須以更加開放的眼光,正視和尊重老年人再就業的現實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事實。至于說老年人和年輕人搶崗位,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適用于老年人的崗位和適用于年輕人的崗位并不重合,不應把兩個問題并成一個問題。市場自有其規律,老年人再就業是一種職業動態調整和雙向選擇的結果。

  因此,別用老眼光看老年人再就業。不僅要理解和正視,而且要為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就業保障。目前,老年人再就業存在不少灰色地帶,老年人與用人單位通常被界定為勞務關系,難以建立正式規范的勞動合同,老年人在獲得報酬、工傷賠償、責任事故等方面的權責不夠清晰,增加了老年人和用工單位雙方的風險。發展中的問題,需要通過發展來解決,既不能無視發展,也不能回避問題。

【編輯:王禹】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