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劉文琴
近日天氣秋燥厲害,有些人出現了牙痛,廣東人常常以為是“上火”,吃點抗生素消炎,就能把疼痛壓下去。但佛山一男子因為忽視了牙痛,險些要了命。
男子牙痛三天后高燒不退
70歲陳先生近段時間反復牙疼,他自己以為“上火”,就自行吃了點“消炎藥”。誰知道三日之后,他喝水吃飯都困難了,張不了口,咀嚼、吞咽時咽喉疼痛,而且還高燒不退,下頜及頸部逐步腫脹。
眼看著情況不妙,家人趕緊帶著陳先生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就診。急診科楊正飛副主任查看患者癥狀之后,考慮其為“頜面部多間隙感染”。
“當時我們發現患者的頸部組織腫脹,有向內壓迫氣道可能性,隨時可能引發氣道阻塞、窒息甚至死亡。”楊正飛說。因此,醫生緊急把陳先生收入急診病區,配合全身應用強力抗生素抗感染等對癥處理。一天后,患者病情穩定,急診科便聯合口腔頜面外科為陳先生進行了左頜下膿腫切開排膿+左下頜骨骨髓炎刮治以及齲齒拔除術。目前患者病情好轉,已出院休養。
這一次在急診科就診的經歷,讓陳先生一家都十分后怕。“他以前也曾經有過牙齦發炎、牙痛等癥狀,喝點涼茶吃點消炎藥就好了,沒想到此次如此嚴重。”陳先生的家人表示,今后一定會注意牙痛發炎等情況。
口腔內存在病灶牙要慎重對待
楊正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多數人對牙痛都不太重視,實際上,頜面間隙感染很常見,一般多見于牙源性感染,比如智齒冠周炎、根尖周炎等。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炎癥擴散至鄰近組織間隙,就會引起口腔頜面部及頸部多間隙感染。
“如果出現頜面間隙感染時,大多數患者在下頜、頸部等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還會伴有張嘴困難,吞咽困難,嚴重的可出現高熱、寒戰、全身不適等癥狀。如炎癥再持續擴散,可出現口底、咽旁廣泛發炎、腫脹,甚至阻塞氣道,導致呼吸困難、窒息而死亡。楊正飛說,感染也可能導致細菌進入血液,出現全身敗血癥等,以上情形均可危及生命。
因此,對于頜面部的間隙感染要引起重視。
楊正飛提醒,口腔內存在病灶牙一定要慎重對待,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像兒童、孕婦、中老年人這三類人群免疫力低下,需特別注意!如果發生了口腔頜面部感染,及時就醫,早期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