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家長發現,市場上出現一種新品類的水:嬰兒水。從價格看,飲用水加上“嬰兒”二字后,售價要比普通飲用水高上一截。
一些商家宣稱,“嬰兒水”是根據嬰兒生長發育階段需求而設計的專用水,在礦物質元素及含量、無菌程度上精益求精,國外都在用。這讓許多普通的消費者“傻傻分不清”是真是假,有的心懷疑慮觀之,有的則盲目趨之若鶩。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9月14日發布的測評報告顯示,普通飲用水寶寶也能喝。報告顯示,“嬰兒水”與普通水(飲用水)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所謂的特殊礦物質等含量,兩者沒有顯著區別。與此同時,專業人士也證實,國家并未對嬰兒用水制定統一標準,所以“嬰兒水”的生產標準與普通飲用水一致。
綜合上述原因去看,市面上銷售的所謂“嬰兒水”,本質上或許只是部分商家炒作的一個概念。那么問題來了:這種所謂的“嬰兒水”是否涉嫌虛假宣傳和市場欺詐?這是當下需要關注的問題。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秲r格法》等相關法律也有類似條款。
就此去看,飲用水標注“嬰兒水”售價就翻倍的現象,本質上或許還是一些不良商家虛假宣傳、高額牟利的翻版和新載體,只不過假借了所謂的高科技,同時又利用了廣大家長的育兒焦慮,但這樣做顯然是涉嫌違法違規的。
也因此,在上海消保委的測評報告公布后,相關監管部門顯然應該有所行動。各級市場等執法部門應該擦亮眼睛,對類似涉嫌違法侵權的行為及時予以查處和制止,避免更多消費者被忽悠。同時,消費者在育兒問題上也不妨放平心態,強化常識學習,不要見到新概念就“沖上去”,平白做了商家的“韭菜”。
□鞠實(價格鑒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