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15日公布統計指出,因疫情升溫、三級警戒及遠距辦公教學等帶動筆電、平板、視訊等設備需求,臺灣2021年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業營業額去年成長達11.8%,創17年來最大增幅。
臺經濟主管部門統計處15日公布產業經濟統計簡訊指出,因電商、網購風行沖擊營運,導致臺灣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業營業額在2012年至2019年期間,連年負成長。新冠疫情爆發后,宅居經濟崛起,且業者加速擴增網絡銷售通路,帶動各式家電商品需求增加,2020年營業額由負轉正為年增1%,結束連8年負成長。
2021年則在疫情三級警戒、遠程辦公或教學帶動筆電、平板、視訊設備銷量大幅攀升,以及“五倍券”上路影響下,推升營業額年增達11.8%,創17年來最大增幅;且因疫苗覆蓋率提高、民眾外出消費意愿提升、“五倍券”到期前促銷活動等因素激勵,2022年1至7月營業額年增也有4.6%。
報道稱,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業因具有展示、解說并提供商品體驗功能等特性,臺灣今年上半年實體門市營業額,仍占整體92.9%。網絡銷售則從2019年的5.8%,擴增至2021年的8%,2022上半年些微下滑至7.1%。
臺經濟主管部門統計處表示,2021年6月的調查顯示,有81.8%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廠商認為“價格競爭激烈,毛利偏低”是經營中最大困境,“消費需求多變”45.5%居次,“電商搶食市場”占43.9%居第3。不過若將2021年6月與2016年4月相比,廠商認為經營困境的原因,以“電商搶食市場”增加28.6個百分點最多,顯示電子商務競爭,確實對該行業實體通路銷售帶來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