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進步?!鄙虾:献鹘M織發展最牢固的基礎在于文明互鑒,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
友相伴,合則興。上合組織國家山水相鄰、文化相融,友好交往深入人心。各國民眾努力續寫心靈相通、和合共生的故事,搭建起人民相知相親的橋梁。
交流互鑒,延續友好交往
“絲路明珠”撒馬爾罕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燦爛和輝煌。日前,在撒馬爾罕舉辦的“上合之窗”活動中,中國各民族服飾展示、舞龍舞獅表演、手工藝品展覽,讓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國民眾再次走近彼此。在“哈薩克斯坦—中國千年對話”藝術展上,精美的中國繪畫、瓷器,哈薩克斯坦絲織品、陶瓷制品,展現了中哈兩國千年燦爛文化互學互鑒的印跡。
從2009年開始,中國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深入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追尋古絲路遺跡。多年來,這支團隊不斷壯大,從組建中烏聯合考古隊,到費爾干納盆地考古中、烏、塔、吉四國交流合作機制建立,考古規模日益擴大。
西北大學副教授任萌曾三赴中亞開展考古工作。他告訴記者,聯合考古過程充滿艱辛,但保護和傳承好上合組織國家文明多樣性是團隊的工作目標。工作中,當地居民了解到中國專家是在發掘和保護文物,會主動分享文化遺址線索,提供各種幫助,還邀請他們參加當地的節慶活動。任萌感慨道:“通過調查,我們進一步證實古絲綢之路沿線文明多元多彩、和諧共生的歷史事實。工作中,我們與當地專家通力合作,感受到當地民眾的熱情??梢哉f,這是古絲綢之路上友好交往故事的延續?!?/p>
開辟人文合作新渠道,構建更加緊密的人文共同體,上合組織國家一直在努力。
中哈合拍電影《音樂家》講述中國音樂家冼星海與哈音樂家拜卡達莫夫的動人友誼;中俄聯合創排京劇《葉甫蓋尼·奧涅金》展現文學與戲劇藝術的深度融合;吉爾吉斯斯坦上演中國中央歌劇院原創歌劇《瑪納斯》傳遞兩國情誼……
藝術節、電影節、攝影展、非遺展、書法大賽、特色商品展銷節……一系列文化類項目蓬勃推進,多邊交流活動受到歡迎。
“加強文學經典著作互譯、電影攝制、音樂、戲劇、造型藝術、博物館事務、展覽及其他形式藝術創作方面合作?!鄙虾辖M織撒馬爾罕宣言為進一步推動人文交流指明方向。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研究所所長丁曉星表示,上合組織之所以能凝聚起國情不同、文明多樣的國家,就在于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中國積極推動上合國家人文交流,為上合組織發展凝聚起廣泛共識。
多元渠道,夯實民意基礎
人民是文明交流的主角,是友好合作事業的主體。去年6月,中方在武漢成功舉辦首屆上合組織民間友好論壇,有力促進地區國家民心相通。今年5月,第二屆上合組織民間友好論壇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舉行,為地區國家發展繁榮注入積極力量。
今年5月,上合組織青年交流營在深圳開營。走訪科技企業體驗最前沿的虛擬現實科技,到中國錦繡中華民俗村感受多彩風情,在二十四史書院中領略璀璨歷史文明……來自上合地區國家的青年組織、創業機構、青年企業家代表相聚線下和云端。
尼泊爾姑娘什卡·塔巴·馬加爾是河北農業大學的農學博士,交流營活動中她尤為關注創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希望能將中國的農村發展經驗、農業技術帶回尼泊爾,造福當地民生?!氨娦兄逻h,青年人應該積極投身于互學互鑒互動之中,為上合組織發展貢獻力量?!瘪R加爾說。
在上合國家青年平臺上,青年人用獨特方式來表達對團結的理解。平臺聯合創始人胡鳳蘭告訴本報記者,上合組織青年人有表達欲、有溝通力,也有參與創新創業的能力。平臺通過組織“模擬上合組織”、研學活動等,讓青年群體更好地互動。
不久前,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建設場館正式落成,將探索建立中塔產業與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在中國,吉爾吉斯斯坦農業技術研修班在陜西楊凌示范區開班,節水灌溉、設施農業、水土保持等課程實用性強,廣受好評。職業教育、技術培訓系緊了民心相通的新紐帶。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永全表示,多年來,在中國的大力支持下,上合組織文化、教育、衛生、旅游、體育、媒體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各團體之間交流日益密切,建立起多渠道、多平臺、機制化的互動模式。人文合作不斷向基層走深走實,展現出上合組織發展堅實的民意基礎。
命運與共,共建美好家園
“地區各國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矢志以求的共同目標?!币馓N深厚的話語,傳遞出共建亞歐大陸美好家園的愿景。
“中方愿同各方開展航天領域合作,通過提供衛星數據服務,支持各方農業發展、互聯互通建設、減災救災等事業?!?/p>
“中方將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范區,明年舉辦減貧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友好城市論壇,未來3年為本組織國家的民眾免費實施2000例白內障手術,提供5000個人力資源培訓名額?!?/p>
…………
從減災救災、扶貧救助到體育交流、醫療衛生,上合組織國家始終堅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幫助有需要的國家加強能力建設、改善民生福祉。
16次去往吉爾吉斯斯坦、完成530多例介入手術、治愈600多名先心病兒童,在吉爾吉斯斯坦,中國醫生王震被譽為“兒童救護神”。他珍藏著這樣一張照片,是十幾名兒童和家長在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心臟病醫院門口的一張合影。曾接受他診療的孩子們在照片背后簽上名字,并鄭重地送給王震,以表達謝意。這些年來,王震獲得了許多表彰,但他說,最珍貴的認可就是孩子們的笑臉,“與地區國家分享醫療經驗技術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p>
面對各種挑戰,上合組織國家人民展現了高水平的團結互助。
去年陜西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時,在華求學的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馬文軒,主動報名做社區抗疫志愿者。他的一句“我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感動了許多中國人。馬文軒的專業是傳統醫學,正是上合組織衛生合作的重點之一,“以后,我要把在中國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
家鄉遭遇嚴重洪災,牽動著巴基斯坦姑娘明竺的心。她正在清華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上合組織都是她的研究重點。中國政府送去人道主義物資、中國企業全力提供援助、華僑華人積極捐款捐物,這些新聞讓她非常感動,“正是這些患難見真情的相助,讓我們的友誼永恒穩固”。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留學生李辰陽這段時間一直密切關注家鄉舉辦的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他在朋友圈里為峰會各項成果點贊?!霸谥袊?,我結識了來自上合國家不同行業的朋友,大家做事都圍繞同一個重點——努力通過學習知識和技能,把自己的國家和中國更好地連接起來,共享發展機遇。這也是我的目標?!?/p>
在李永全看來,上合組織各項務實合作切實回應了地區人民的關切和需求。中國積極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將為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一個個暖心故事,匯聚成上合組織國家人民心相通的交響曲,詮釋著“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的智慧。賡續友誼,推進合作,必將攜手創造上合組織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報記者 屈 佩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