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國乒乓球協會發布通知,國乒隊員梁靖崑因在WTT澳門冠軍賽中的不得體慶祝動作,被處以“禁止參加2022年后續所有比賽”的相關處罰。這一處罰也引發熱議,部分人質疑“是否處罰過重”?
競技比賽,分數、成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時,體育精神、體育道德也從來是貫穿始終的核心。這要求我們必須懂得尊重: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尊重觀眾。在獲勝之后,大喜之下的梁靖崑將乒乓球拍插在褲子里,無論有意或無心,在全世界范圍各種文化認知中,這大概都算一個不雅動作。
似梁靖崑這樣,因為不雅慶祝動作而被處罰的,在競技史上并不鮮見。在最熱門的足球和籃球比賽中,做出開槍、注射、脫衣、破壞公物等涉及色情、暴力動作的運動員,等待他們的也往往都是吃牌或賽后處罰。2014年男乒世界杯決賽中,梁靖崑的前隊友、世界冠軍張繼科就曾因在戰勝對手后興奮地踢壞擋板,被剝奪了45000美元冠軍獎金的領取機會。
不局限于WTT澳門冠軍賽現場,從賽后的熱搜看,這一動作通過全球直播和網絡傳播,也引發了相當量級的影響。體育賽事本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教育和道德教育,備受矚目的運動員的行為可能會成為仿效對象甚至價值風向。從這個角度說,乒協的這一處罰,不僅是對運動員的處罰,也是對不良風氣的糾正,是對體育道德的一種宣揚。
賽后,梁靖崑進行了公開道歉,也解釋了塞球拍只是一種“下意識”。但不論“下意識”與否,作為規則體現的這條“處罰”正在告訴我們:賽場也是體育道德的競技場,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也希望在今后的比賽中,運動健兒都能在心中時刻裝著規則,不僅著眼于成績和輸贏,也記得去爭當體育精神的冠軍。
評論員 孔雨童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