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無貨源電商”不能無監管泛濫
發布時間:2022-11-09  文章來源:中新網 點擊:265

  【一種說法】

  “無貨源電商”不能無監管泛濫

  張淳藝

  無貨源開網店的廣告打著“零基礎、低成本、月入過萬元”的口號吸引了不少人投資,讓他們以為真能如宣傳所說“賺大錢”??墒?,記者調查發現,無貨源網店模式不僅會導致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商標侵權、客戶投訴等問題,一些“無貨源電商”的課程培訓還涉嫌虛假宣傳乃至詐騙。(11月8日《工人日報》)

  “無貨源電商”并非新鮮事物。早在電商方興未艾時,就曾有人利用技術和規則漏洞,采集其他電商平臺的熱銷產品,上架到自己的店鋪進行出售,利用信息差從中賺取差價。如今,電商消費環境已經十分成熟,信息完全公開化透明化,“無貨源電商”缺乏價格優勢和流量加持,很難吸引消費者下單。同時,“無貨源電商”的供貨渠道無法保障,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又沒有售后服務,很容易引發消費糾紛。

  不僅如此,“無貨源電商”還存在一系列法律風險。首先,涉嫌侵犯知識產權。在一些無貨源網店經營者看來,商品是由上家發貨,自己并不經手,不會導致侵權。實則不然,網店出售品牌產品,需要品牌方的授權。根據商標法、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規定,經營者要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證明商品的合法來源:客觀方面,需要證明合法取得的事實,包括合法的購貨渠道、合理的價格和直接的供貨方等;主觀方面,需要證明自己沒有主觀錯過,對產品的來源是否合法、價格是否合理等有沒有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對于無貨源網店來說,既無法證明購貨渠道合法,又沒有盡到合理審慎的注意義務,很容易構成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需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涉嫌不正當競爭?!盁o貨源電商”盜用其他商家爆款商品圖片甚至照搬其他店鋪的頁面信息和商品資質證書,其實質就是在搬運、復制?!斗床徽敻偁幏ā访鞔_規定,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去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就《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征求意見,擬進一步明確經營者在生產、銷售活動中,不得利用網絡實施的混淆行為,其中就包括“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應用軟件、網店、自媒體、游戲界面等的頁面設計、名稱、圖標、形狀等相同或近似的標識”。

  此外,涉嫌網絡詐騙。在一些社交平臺,充斥著大量“月入10000+”“零基礎”的“無貨源電商”廣告。一些人以此為噱頭開展培訓,編造出“躺贏”式開店的賺錢夢,讓不明就里的創業者被割韭菜。今年6月,武漢市公安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就打掉一個以進行無貨源網店培訓孵化為幌子,實則專門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經民警調查發現,該公司沒有一個成功案例,賺錢截圖和聊天記錄均是虛假偽造。

  “無貨源電商”不能無監管泛濫。各個電商平臺應進一步加強內控管理,根據系統識別、用戶投訴及商家舉報等多維度判定,對無貨源網店予以限制。有關部門應加強執法監管,嚴查相關培訓機構的虛假廣告、不實宣傳和欺詐行為。廣大創業者更要提高防范意識,摒棄“躺賺”的不切實際幻想,老老實實依法誠信經營,真正靠優質產品和優良服務贏得顧客。

  漫畫/陳彬

【編輯:房家梁】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