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 臺灣《聯合報》近日發表了有關云南省祿豐市的報道,介紹了當地古茶樹和滇西大馬路。
報道指出,祿豐市一平浪鎮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和歷史文物古跡眾多。
“千層瓣金蕊紅玉”古茶樹,樹冠高8公尺、樹圍1.62公尺,為姊妹雙枝11杈,樹齡逾300年,茶花在當地是“佼佼者”。
此茶樹有“三奇”:一是“萬朵千層競三月”,每年花期持續3個月之久;二是“紅花鑲嵌黃金玉”,茶花盛開時,每朵皆為鮮紅色鑲邊、金黃色花蕊點綴其心;三是“鮮花賽藥王”,新鮮花朵曬干后,配紅糖煮汁服用,是治痢疾的靈方。
滇西大馬路祿豐段位于祿豐市境內,是在2300多年前的“南方絲綢之路”、秦漢“五尺道”、唐代“石門道”的基礎上,由歷代修建而成。唐代修建“石門道”,在祿豐設有龍和館(今腰站煉象關)和沙雌館(今舍資),這是當地地名首次被史籍記載,也是官方在祿豐設置館驛的開端。
由昆明出發至大理,民間相傳要經“九關十八鋪”,在一平浪鎮境內,主要有響水關、舍資鋪、勒馬關。
時至今日,滇西大馬路祿豐段仍保留大量明清時期的實物古跡,古驛道殘段有獅子口段、煉象關段、石門哨段、南平關至響水關段,勒馬關段、蒙七鋪段、回蹬關段等,關址有煉象關、響水關、勒馬關、回蹬關等,橋梁有老鴉關橋、衍慶橋、啟明橋、星宿橋、響水關橋、安樂橋、清風橋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