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4日電 自己不胖就和糖尿病絕緣?“家里老人雖是糖尿病但對生活沒影響,這病沒啥可怕?在第16個“聯合國糖尿病日”當日,來自政府部門、醫療機構、企業等代表共論“抗糖”,通過一場直播活動分享經驗并建言獻策,攜手努力破解糖尿病防治難題。
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已成為現代疾病中的第二殺手,它對人體的危害僅次于癌癥。11月14日是第16個“聯合國糖尿病日”,由中廣聯合會健康中國宣傳委員會、中國家庭報社主辦的2022“健康中國E起來”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直播活動在京舉辦。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在致辭時表示,中國重視糖尿病防治工作,將糖尿病防治納入健康中國行動15個專項行動中,將降低糖尿病等四類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作為核心目標,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等國家政策規劃。促進糖尿病防治行動落實落地,需要堅持統籌協調、共建共享、預防為主、分類指導,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治機制,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調動社會和個人參與防治的積極性,營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會環境。
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是“教育保護明天”。中廣聯合會健康中國宣傳委員會會長潘翔鳴表示,“教育”應該是長期、專業、深度、科學的健康知識普及。將充分依托多媒體平臺把糖尿病健康科普的最強音傳遞出去,潛移默化、持之以恒地促進公眾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從根本上實現糖尿病的預防和早診早治。
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其并發癥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可能帶來各種急慢性并發癥、腎臟損害、神經病變等,致殘、致死率高,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郭立新介紹了糖尿病并發癥的復雜性和危險性,呼吁必須重視糖尿病并發癥,控制好血糖情況。想要遠離并發癥并非不可能。重要的就是對患者血糖情況的控制。同時,必須貫徹“三級預防”的方針,即一級預防是指在一般人群中開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對糖尿病防治的知曉度和參與度,提高社區人群整體的糖尿病防治意識;二級預防是在高危人群中篩查出糖尿病患者,及時進行健康干預等,并加以規范化管理,使他們的病情得以控制;三級預防是全面控制2型糖尿病,預防其并發癥導致的殘廢或早亡,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命。
在“改變糖尿病,同心繪健康”的圓桌對話環節,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丹介紹了公益組織多年來在糖尿病防治領域中做出的努力,倡導運動改變糖尿病的科學理念,對于提升大眾對糖尿病的認知,關愛糖尿病群體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社會影響。糖尿病規范管理的主戰場在基層,基層醫生是糖尿病防控的守門人。北京市朝陽區孫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病房行政主任劉麗群呼吁廣大患者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醫生和患者攜手戰勝糖尿病。同時,推動糖尿病防治行動落地落實,離不開健康責任企業的公益助力。諾和諾德中國市場準入和公共事務部企業副總裁林敏介紹,在糖尿病預防和診療能力提升方面,持續支持政府主管部門和機構,拓展糖尿病疾病篩查,提升基層診療能力,幫助患者實現“早診斷、早治療、早獲益”。
據悉,本次活動通過多個平臺同步直播,共有135.5萬網友在線觀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