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1月19日電(張添福 賈克文)占全省2%的水資源量,支撐了全省約一半的地區生產總值——青海省會西寧市屬資源型重度缺水城市。
“十四五”時期,西寧市如何面對水資源保障難題?
據悉,西寧市深居內陸,干旱少雨,水資源稟賦較差,西寧市人均水資源量是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5。西寧市作為青海省的省會,以占全省2%的水資源量,支撐了全省約一半的地區生產總值,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相關專家表示,西寧市水資源開源工作任重而道遠,節水是西寧市未來三十年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必要前提。
中新網記者19日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日前,《西寧市“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印發實施。
上述《規劃》全面分析新形勢,提出了“十四五”西寧市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重點領域和保障措施,對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西寧市將努力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新風尚,持續推進國家節水型城市和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十四五”期間,力爭西寧市創建節水型城市通過國家驗收,城東區、城中區、城西區、城北區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通過水利部驗收,湟中區、大通縣、湟源縣等已達標縣鞏固深化節水成效,推動達標建設提質增效,并按照相關規定配合做好評估工作。
在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方面,《規劃》提出,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加快形成與水資源相適應的產業發展格局、重點方向和規模。對涉及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工程規劃和重大產業,項目布局規劃以及各類開發區規劃開展規劃水資源論證,通過水資源剛性約束指標管控限制高耗水產業發展。
同時,《規劃》提出,將用水總量指標分解到五區兩縣,并探索分解落實到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將萬元 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等用水效率指標分解到市區、湟中區、大通縣、湟源縣。
對于農業,西寧將推進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完善渠首工程和骨干工程體系,加固改造或襯砌干支渠道。統籌規劃、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田間節水設施建設力度,積極推廣微灌、管灌、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針對企業和園區,西寧將引導工業企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工業園區實行企業間串聯用水、梯級用水、循環用水,促進工業廢水“近零排放”,對已建成的節水型企業組織開展抽查和復評。
此外,西寧還提出,老城區結合更新改造,抓緊補齊供水管網短板;新城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供水管網;擴大海綿城市建設范圍,提高利用水平;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節水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