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電 以“踔厲奮發,共向未來——變局下的經濟發展與金融合作”為主題的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21日在北京開幕,中外嘉賓深入討論、建言獻策。
北京市委書記尹力表示,要著力發展與大國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現代金融業,強化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深化金融改革創新,促進科技、金融和產業良性循環;推動更高水平金融開放,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首都金融安全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及時加大實施力度,既有力支持了宏觀經濟大局穩定,又保持了物價形勢基本穩定,還兼顧了內外均衡。穩健的貨幣政策不僅有總量上的支持,也有結構上的特色。人民銀行聚焦供給側結構性的堵點、難點,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作用,持續加強對“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領域的金融服務。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是改善社會領域供給的重要舉措。經過清理整治,真正具有養老屬性的保險產品快速增加,為民眾積累了規模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的養老責任準備金。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最要緊的是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名實相符、運作安全的商業養老金融產品。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需要對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實現路徑等作更加深入系統的思考。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要把資本市場一般規律與中國市場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在繼續發展壯大機構投資力量同時,更加重視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中國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人民幣資產避險屬性日益凸顯。將繼續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紛紛上調利率,試圖控制居高不下的通脹率,這也影響了IMF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根據IMF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將繼續放緩至2.7%。
國際清算銀行總裁奧古斯???卡斯滕斯表示,中國潛在的通脹風險較低,而對一些國家的央行而言高通脹帶來的風險已經過高。當前各國央行的第一要務就是保持通脹低位穩定,妥善應對總需求遠遠大于總供給的問題。應當大力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全球化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
據悉,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從11月21日持續至23日,全球近400名重量級嘉賓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會。論壇年會還在新加坡、迪拜兩地同步設置境外分會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