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記者 陳靜)在中國,關節疼痛已經成為一種困擾中老年人的重要骨科病,以女性居多。上海和睦家醫院骨科主任譚軍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們常說“人老先老腿”,其實這并不準確,并非人老了腿有病,而是因為長期不當運動等導致關節出現問題。
“走在路上,常能看到彎腰駝背、跛行的老人,他們的關節大多有問題,出了問題沒有得到關注和重視。”這位專家直言。據介紹,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疼痛或夜間痛,做屈腿、大腿內外旋轉等動作時明顯受限,上下樓梯、下蹲都困難,患者甚至出現關節僵直與關節畸形。 對于癥狀嚴重的骨關節炎患者,需通過關節置換術以消除疼痛、改善功能。
在和睦家醫療與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SS)聯合舉辦髖關節置換研討會上,多位來自知名醫院的專家共同探討髖關節置換領域的國際研究現狀和新技術新項目。譚軍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臨床上,關節置換手術量逐年增加。關于關節置換手術,傳統外科手術十分注重醫生的個人經驗。“但經驗也有失靈的時候,因為人的生理結構存在差異。”譚軍坦言,如今的機器人手術、計算機導航能讓操作更加精準,假體植入更準確, 假體的壽命得到延長,患者生活質量獲得提升。 他透露,未來,將加強對醫生的培訓,讓更多的醫生掌握機器人手術的技巧。
運動會提高健康水平,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譚軍指出,長時間快跑、爬山、爬樓都是“關節不友好型”運動;在跑步機上跑步,重復單一動作也容易造成關節磨損。游泳,騎車等都是“關節友好型”運動。他建議,民眾慢跑距離一次不要超過三公里。
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SS)是世界知名的專注于肌肉骨骼健康的學術醫療中心。當天,和睦家醫療成為紐約特種外科醫院(HSS)骨科知識網絡中的一份子。未來雙方將骨科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尤其是加強骨科學術交流,共同推進學科發展。新風天域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梁錦松期待這一全球伙伴關系可以在未來發揮關鍵作用,匯集資源、專業知識和技術,為更多的患者解決問題。
賦能醫生就是造?;颊?,北京和睦家醫院骨科主任路繼科、上海和睦家醫院骨科主任譚軍均表示,成為HSS教育網絡的合作伙伴,意味著醫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國際前沿的學術平臺,投身高質量臨床研究,實現信息互通,進而造福更多患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