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2月13日電 (記者 楊志雄)廣西賀州市設市二十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13日舉行。中共賀州市委副書記毛任建介紹,賀州市結合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加快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發展格局實現從過去發展“邊緣”到東融“前沿”的歷史性跨越。
2002年6月18日,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賀州市。賀州位于廣西東部,地處桂、粵、湘三省(區)交界處,是大西南東進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通道,享有粵港澳美麗“后花園”的美譽。賀州是“中國重鈣之都”,是“世界長壽市”和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
毛任建稱,二十年來,賀州市立足區位、生態和資源優勢,不僅實現了發展總量的跨越式增長,也實現了發展質量的全面提升。2021年該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人民幣,是2002年的43.7倍,形成鋼鐵、碳酸鈣、電力為主導的支柱產業,黃金珠寶、電子信息、金屬新材料新興產業不斷壯大。
2018年以來,賀州市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聚焦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建設,深入實施理念、規劃、交通、產業、金融、人才、服務“七個東融”,全面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跑出了“東融加速度”。2018年至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3%,增速排廣西第一,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項目728個,占新引進總項目的61%。
據中共賀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劉洪軍介紹,當前,賀州東融已進入從“先行先試”轉向“先行示范”的新階段。該市狠抓七個“先行示范”,高水平推進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建設,努力讓賀州成為借力大灣區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全區示范、成為探索服務和融入大灣區有效路徑的全區示范、成為全力打造大灣區美麗“后花園”加快推動綠色發展的全區示范。
據介紹,賀州市將圍繞融入大灣區“1小時經濟圈”目標,加快貴廣鐵路提質改造,推進益湛鐵路永州至玉林段擴能改造,推動桂賀肇鐵路、賀梧城際鐵路、柳賀韶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實現與大灣區核心城市動車“公交化”,推動連賀高速、廣寧經蒼梧至昭平高速、賀州至韶關高速、汕昆高速賀州段擴建等項目加快建設,推進桂江航道(馬江至蓮花大橋段)、桂江京南船閘改擴建、桂江旺村樞紐二線船閘工程建設,實現“灣道直通”。
劉洪軍稱,賀州市將打好產業振興攻堅戰,全面對接大灣區產業布局、長三角產業集群,堅持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主動融入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和資金鏈,推動產業借力發展、模式借智創新、經濟借勢趕超,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形成與大灣區互促互融、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
賀州生態資源優越,長壽特質明顯,全市森林覆蓋率高達73.19%。目前,賀州市累計建成20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總數位列廣西第一。該市還不斷發展壯大生態康養旅游產業,擦亮黃姚古鎮國家5A級旅游景區品牌,全力創建“中國溫泉之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游首選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