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點
12月17日,新京報記者從江蘇省蘇州市相關部門獲悉,姑蘇區目前已將部分停止使用的核酸采樣點改造成“發熱診療站”,為居民提供“一站式”就醫服務。居民通過窗口就能進行病情診療,并可在藥房完成配藥,買藥可刷醫???。
目前,蘇州市范圍內設有1035個發熱診療站,而且下一步,隨著發熱患者人數增加,還會梯次增加。這一舉措在網絡上也收獲了眾多好評,網民們紛紛喊話自己的家鄉“抄作業”。
畢竟,此前各地在核酸篩查上的投入并不少,核酸采樣亭在許多地方幾乎是隨處可見,也大多離居民區不遠,醫療服務可以很快下沉進社區。如今隨著防疫措施優化,尤其是核酸篩查的必要性大大降低,這些采樣亭也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將其變成診療站利用起來,避免資源浪費,當然是更優解。
也因此,繼蘇州之后,江蘇無錫也已經改建了499個核酸采樣亭成為醫療便民服務點,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咨詢、用藥指導、抗原檢測指導等咨詢服務,同時可為重點人群提供就醫幫助。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順理成章的轉型。對市民來說,曾經隨處可見的核酸亭如果都能具備基礎的問診、配藥功能,當然也極大便利了生活。試想,如果已經感染,還要趕到發熱門診去問診開藥,對患者也是不小的折騰。
從醫務工作者的角度看,把人員分散開也減輕了集中感染的風險。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些醫療機構因為醫務人員集中感染造成減員,導致診療效率大幅下降。當醫務人員分散到診療站里去,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這種情況,保證醫事服務的正常。
事實上,不僅是蘇州、無錫,針對當前的疫情新形勢,全國多地都在想方設法積極應對。如北京,此前就利用體育館、文化宮等場所,設置了便民發熱門診,為無基礎疾病的單純發熱患者提供對癥藥物的開藥服務。這在便利市民就醫的同時,也有效緩解了醫院發熱門診壓力,更增強了全社會共同應對疫情的底氣。
□江城(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