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19日電 (楊伏山 鄭涌穎)正在廈門市美術館展出之中的2022年度廈門市文藝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廈門二十名景·張及時油畫藝術展”,以藝術家獨特的繪畫語言,呈現目前廈門最具代表性的二十處名景,引人注目。
史料記載,歷史上廈門有“大八景”“小八景”和八個“景外景”,總稱“廈門二十四景”。隨著城市的變遷,一些舊景逐漸被淹沒,新景不斷涌現。原來的二十四景已難以代表今日廈門的風貌。廈門市從1997年開始展開對名景的命名和評選活動,最終評選出東環望海、云頂觀日、金山松石、胡里炮王、筼筜夜色、虎溪夜月、鴻山織雨、金榜釣磯、五老凌霄、萬石涵翠、太平石笑、天界曉鐘、東渡飛虹、鼓浪洞天、皓月雄風、菽莊藏海、青礁慈濟、鰲園春暉、大輪梵天、北山龍潭等二十處廈門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名景。
主辦方19日介紹說,藝術家張及時以“廈門二十名景”作為創作脈絡,將探究歷史故實、深入考察景點所得的“廈門二十名景”油畫作為展覽主體,同時放眼現實生活體驗,關注民俗與科技景觀,將廈門自然與人文的真實風貌記錄筆下,蘊含著藝術家讓更多人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了解廈門之美的誠摯期望。
在開幕儀式上,廈門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巡視員葉細致分享了他眼中張及時多年來的創作歷程,肯定其作品中蘊含的精湛技法、真情體察,和藝術家實地考察、用雙腳丈量土地的創作精神。
廈門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周煜稱,張及時是“文藝兩新”非常杰出的代表,希望他能繼續“詩意油畫”的探索,揮毫說好美麗廈門的故事。
張及時也在現場回顧了自己從設定“美麗廈門”創作計劃書開始的創作歷程,表示希望能以這次展覽拋磚引玉,和各位藝術家們一起,創作出更多謳歌祖國、贊美家鄉,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美術作品。
本次展覽由福建省油畫學會、廈門市美術家協會、廈門市美術館聯合主辦,廈門佰翔海絲盛業國際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廈門市文聯海絲藝術品中心“文藝兩新”服務驛站聯合承辦,廈門市湖里區美術家協會協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