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今年兩岸“有驚無險,喜憂參半”
發布時間:2022-12-24  文章來源:中新網 點擊:551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謝戎彬 吳薇】從美國總統拜登訪日拼湊“亞洲小北約”、揚言軍事干預臺灣,到8月初佩洛西竄訪臺灣、解放軍對臺軍演新常態,再到11月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蔡英文辭去黨主席,2022年的臺海局勢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董h球時報》針對上述熱點,專訪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

  “抗中保臺”牌失效,是2022年對臺斗爭最顯著成果

  環球時報:如果用一兩個詞總結一下2022年兩岸關系,您會選擇哪個詞?

  王在希:“有驚無險,喜憂參半”。2022年兩岸關系受美國因素影響持續緊張、跌宕起伏,但大陸面對嚴峻復雜的臺海形勢和持續緊張的中美關系,沉著應對、穩扎穩打、堅持斗爭、敢于亮劍,最終使臺灣主流民意出現有利于大陸的積極變化。民進黨“抗中保臺”牌失效,是2022年我對臺斗爭最顯著成果。

  環球時報:8月佩洛西竄臺,您認為解放軍連續軍演傳達出哪些信號?

  王在希:佩洛西竄訪臺灣,無疑是2022年臺海局勢中一個重大事件。事先我外交、國防部門對美進行過嚴正交涉、提出過嚴重警告,所以她的竄訪不僅對兩岸關系造成不小沖擊,在國際社會也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鑒于事態嚴重性,解放軍不得不作出強烈反應,對臺灣周邊海域進行導彈實彈試射。這次試射與1996年3月那次相比,時間長、規模大、范圍廣,不僅射擊區由以前2個增至6個,而且形成全覆蓋,把臺灣三大港口全部封鎖,加上??哲姵鰟痈鞣N先進戰機、軍艦,同步對臺島實施高強度、長時間實戰化演練,對“臺獨”分裂勢力形成巨大威懾。這次演訓形成對臺軍事震懾新常態。它向“臺獨”分裂勢力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解放軍完全具有足夠強大能力,隨時可以對臺島實行封鎖和火力打擊。臺軍方人士也驚嘆,解放軍能夠每天出動幾十架、上百架戰斗機不間斷地在臺島周邊飛行,而且安全無事故,臺灣空軍已經不是對手。這個新常態慢慢讓臺灣老百姓認識到,民進黨當局宣傳的“大陸不敢對臺動武,即使動武美國會出來保護”的謊言不攻自破,臺灣民眾覺得失去安全感,再任憑蔡英文“倚美謀獨”“抗中保臺”遲早會引發戰爭。這一點是民進黨在11月“九合一”選舉中最終慘敗的根本原因之一,說明解放軍近幾年來持續對臺軍事威懾的效果已經慢慢顯現出來。

  美國近年來頻繁打“臺灣牌”,不惜虛化一個中國原則,一是給臺海局勢制造緊張,二是趁機從臺灣撈取經濟實惠。臺灣實際上當了冤大頭,花了大把銀子,最后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東西。就拿佩洛西竄臺來說,她個人出盡風頭,臺灣的好處也拿了,但一場鬧劇過后,臺灣得到什么呢?是解放軍對臺島周邊海域的高強度實戰化演訓、臺海局勢的空前緊張,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完全被美國利用。這也是導致臺灣民眾對蔡英文越來越不滿的原因之一。

  “大陸對臺動武”時間表沒有事實根據  

  環球時報:近幾年有關兩岸統一時間表有各種說法。美西方為何一直炒作“武力統一”?在您看來,和平統一的前景如何,需要具備怎樣的前提?

  王在希:關于大陸可能對臺動武時間表的說法,源頭都來自美國。我認為美國散布的2027年或2025年“大陸可能對臺動武”的說法,沒有事實根據,只是一種主觀臆測和邏輯推理。他們的主要意圖有三:一是制造臺海緊張氣氛,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穩定,干擾大陸正常發展;二是讓民進黨當局不得不更加緊密地依附美國的安全保護,從而進一步加強對臺灣的實際控制,達到綁架臺灣的目的;三是引誘臺當局向美國購買更多先進武器,或者美臺合作生產武器,讓美國軍工財團獲取更多的經濟實惠,同時達到武裝臺灣的目的。

  至于實現和平統一,我認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臺當局必須要有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意愿;二是在島內要有一定的民意基礎?,F在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蔡英文上臺以來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鼓吹兩岸“一邊一國、互不隸屬”。臺灣的主流民意有2/3依然希望維持“不統不獨”現狀,所以要實現和平統一尚需艱苦努力。盡管如此,我們目前依然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因為實現和平統一最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表示,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所以我們會做到仁至義盡,不到最后一刻決不輕言放棄。但最后能否實現和平統一,不完全取決于大陸一方,關鍵還要看臺灣當局是否配合。

  大陸民意多數希望早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關于統一的時機選擇,是關乎我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必須著眼全局、精確謀劃、權衡利弊、謀定而動,不能讓外國勢力帶節奏?!秾O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所以解決臺灣問題很難事先設定一個具體時間表,實現統一不僅要看島內因素,也要看大陸自身的情況,還有國際環境的考量。何時實現統一很大程度上要看兩岸關系的發展變化,如果民進黨當局鋌而走險,配合美國搞“臺獨”邊緣政策,不斷沖撞底線紅線,就有可能迫使我們提前解決臺灣問題,對此解放軍是作好充分準備的。

  環球時報:“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操弄這么多年的“抗中保臺”牌為什么現在失效了?這反映臺灣社會或臺灣民眾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王在希:民進黨這次慘敗,我看主要原因是蔡英文“抗中保臺”牌失效。近幾年每到臺灣選舉,蔡英文就打“抗中保臺”牌,極力制造對大陸的仇恨,把抗拒統一說成是“捍衛臺灣民主自由”,宣稱我“一國兩制就是要吞并臺灣”。蔡英文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特別是佩洛西竄臺,導致臺海上空戰云密布,廣大選民終于意識到“把票投給民進黨,就是投給戰爭”。大量中間選民也慢慢看清楚了,蔡英文的所謂“抗中保臺”,“抗中”是真,“保臺”是假。美國打著“軍事干預”“協防臺灣”旗號,實際上是武裝臺灣,準備將來與大陸打一場“不對稱戰爭”,讓兩岸同胞自相殘殺,搞成魚死網破,美國坐收漁翁之利。這次美國迫使蔡英文當局把臺灣高科技核心產業臺積電連同人才、技術、資金遷到美國去投資,就是要掏空臺灣,選民對民進黨的表現越來越失望。

  與此同時,民進黨貪污腐敗、學歷造假、“黑金”政治在這次選舉中暴露無遺。這次選舉是臺灣選民對民進黨的一次不信任投票,島內民眾慢慢覺醒,“下架民進黨”成為多數選民共識。尤其是年輕人首投族堅持獨立思考、自主投票,這一變化從12月18日嘉義市長選舉看更加明顯。過去蔡英文宣稱臺灣年輕人是“天然獨”,事實證明,年輕人有思想,有獨立思考能力,民進黨靠欺騙宣傳忽悠年輕人已經行不通。

  臺當局領導人已經成為美國在臺灣的代理人

  環球時報: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遷機儀式上說了一句“自由貿易已死”,您如何理解這句話?臺積電要變成“美積電”,您認為美臺關系的實質是什么?

  王在希:我認為這反映了張忠謀老先生對當下時局的無奈,言外之意是說在如今國際強權政治環境下,真正的自由貿易不復存在。實際情況也是如此。你看拜登在亞利桑那州臺積電遷機典禮上那種趾高氣揚的表情,就像海盜掠奪到一船珠寶一樣興奮。張忠謀內心應該很復雜。臺積電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蔣經國剛剛布局對外開放,張忠謀大膽采用晶圓代工模式,現已發展成為全球半導體芯片巨頭,且擁有生產2納米和3納米芯片的先進科技。美國擔心將來一旦兩岸統一臺積電會落到大陸手里,所以采用高壓手段迫使其遷美,把臺積電變為“美積電”。顯然,臺積電赴美是在美方強大壓力下的無奈舉動。

  美臺關系就是一種利用和被利用的關系。我曾經說過,美國打“臺灣牌”不用成本,只是給臺灣一丁點“官方”色彩,臺當局就必須無條件聽命于它,心甘情愿為美國遏華政策服務。因為事實上臺灣已經被美國深度控制,臺當局領導人已經成為美國在臺灣的代理人,成為美國走狗。走狗不走就得下臺,所以蔡英文即使內心不情愿,也不敢不從。

  環球時報:明年是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前一年。您對2023年的兩岸關系有怎樣的預測和判斷?

  王在希:展望2023年兩岸關系,依然充滿各種變數和不確定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美關系制約??偟膩砜?,今年11月中美元首在印尼巴厘島會晤后,中美團隊正在進行接觸磋商,明年初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訪華。中美關系相對穩定會對兩岸關系產生影響,當然美國不會改變對華強硬遏制戰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美國國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把原來“臺灣政策法案”中相關條款帶進來,規定未來5年美國將向臺灣提供100億美元軍事援助,主要作為臺灣向美國采購武器的配套資金,同時也是給臺軍掌握這些新武器進行培訓的費用。作為交換條件,美國每年將派遣10名官員去臺灣,安排在臺灣行政、立法機構任職。未來,臺灣當局的運作將完全被美國操控。

  這次“九合一”選舉,是一年多后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前哨戰。民進黨失敗后,已經在搶先布局2024年,現在呼聲最高的是賴清德。國民黨目前取得了近些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好形勢,不僅保住了新北、臺中,而且奪回失去多年的臺北、桃園兩個戰略重鎮,長期低迷的士氣開始回升。但國民黨的老毛病是形勢一好就開始打“內戰”,估計黨主席朱立倫會吸取教訓,從目前情況看民調最高、呼聲也最高的是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朱立倫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一起去新北市,與侯友宜同臺,朱立倫明確表示,“2024年一定會提名最強候選人,我是最佳助選員,侯友宜才是主角和英雄”。如果朱立倫真能從大局出發,并且與民眾黨實現“藍白合”,2024年還是有一點希望的。不過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和“九合一”地方選舉性質不同,會更加突出公共政策和兩岸論述,民進黨通過內部整合,其勢頭不可小覷。加上具有“執政”優勢,藍綠爭奪會非常激烈,鹿死誰手尚難預料。

  站在兩岸關系視角,賴清德是強硬“臺獨”分子,曾公開叫囂“我是務實的臺獨政治工作者”。他如果上臺,其“臺獨”立場比蔡英文有過之而無不及,兩岸關系有可能更添變數。國民黨如果上臺,兩岸關系會趨向緩和,但一些人對“九二共識”態度曖昧,在堅持一中、推動統一方面和連戰、吳伯雄甚至馬英九這一代國民黨領導人相比,已經相去甚遠。所以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宏偉目標,主要還得靠大陸自身發展和努力。(環球時報)

【編輯:張子怡】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