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月7日電 (記者 繆璐)1月6日,“以科技引領訓練,以創新驅動備戰”為主題的第一屆全國田徑教練員訓練創新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國際田徑(短跨)高峰論壇6日通過線上線下在上海舉行。圍繞田徑相關話題,200余人專家學者參與探討。
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杜兆才線上致辭,對田徑項目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設性意見,即講求訓練突破、科技先行,要加快更新體育理念,加大體育科技研究支持力度,科技促體、科技興體,提高田徑訓練的科學化水平;同時做到內引外聯、開放備戰,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齊,借鑒國外有益經驗,不斷拓展中外體育交流;還要打出國際標準、中國特色,加快中國教練員的培養和成長步伐,創新性地開展訓練實踐,強化優勢項目,發展潛優項目,持續推動田徑運動協調發展,在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創建有中國特色的競技體育發展之路。杜兆才希望與會的專家學者能夠充分交流、深入探討,共同為中國田徑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推動中國田徑事業取得更大進步,努力為世界田徑運動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田徑協會主席于洪臣表示,教練員是運動訓練的總設計師,承擔著幫助運動員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攀登競技高峰的重任,是競技體育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練員的執教能力決定著中國田徑的競技水平,這也是近年來中國田徑取得多項歷史性突破的關鍵所在。本次研討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先進訓練理念的傳遞、典型科技助力成果的展示、成功經驗的分享、以及對訓練瓶頸問題的研討來進一步提高我國田徑教練員的科學化訓練水平,進而推動我國田徑競技水平取得不斷進步和突破。
隨后,北京體育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劍回顧了首屆中國國際田徑(短跑)高峰論壇,并介紹本次高峰論壇的專家講師團隊。上海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佩杰介紹了學院與中國田徑協會的合作發展史,并表示未來雙方將協力共進、共同探索并逐步實現田徑項目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的良性互動,為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大會還進行了中國田徑協會馬拉松學院簽約儀式,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蔡勇、上海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楊玲、北京中跡體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思杰代表三方簽署合約,今后將協同并進,加快完善馬拉松相關職業崗位技能培訓的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國內馬拉松行業發展,通過學習、引進國外先進的馬拉松理念、經驗和教程,充分發揮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賽事組織、大眾馬拉松訓練指導等方面的作用。
科技助力是競技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近年來中國田徑取得多項歷史性突破的關鍵所在。中國田徑協會特聘科技助力專家于冰、國家田徑隊跳遠項目主教練王國杰、投擲項目主教練李維賓、三級跳遠項目主教練內里奧·莫拉、中長跑項目主教練李犁分別就各自負責項目的優秀運動員訓練中的創新實踐與突破進行了報告,分析介紹了尤金世錦賽的成功經驗以及典型的科技助力成果,講解了現代競技體育科技助力的理念及方法,并深入闡釋了田徑項目中的科技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