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9日電(陶拴科)新疆冰雪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眾”到網紅,從“網紅”到大眾的過程。新疆到底擁有哪些冰雪資源,打造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勝地的底氣何在,前景如何?近日記者探尋新疆冰雪產業發展和變化背后的故事。
新疆雪場:“長”“粉”“暖”
提起冰雪資源,新疆無疑占據著重要的優勢,業內人士用三個字概括了新疆冰雪的優勢,“長”“粉”“暖”。
氣候因決定了新疆冰雪資源豐富,冬季長期受冷空氣影響,沿天山、阿勒泰山一帶,各區域降雪量大,例如,阿勒泰地區每年10月前后就開始降雪,全年積雪期達到134天,積雪達到1米以上。
新疆許多地方的雪呈粉末狀,是適合滑雪愛好者的“粉雪”。關鍵因素是新疆距離離海洋較遠,氣候干燥,具有大陸性雪層,雪質干凈、雪質松軟、雪質佳。
在“暖”的方面,很多雪場陽光和煦,讓人感覺不到寒冷。
每年冬季開始,滑雪愛好者就像候鳥一樣,不遠千里從外地過來享受滑雪帶來的樂趣,他們在阿勒泰地區一住就是幾個月時間。阿勒泰地區有滑雪者們夢寐以求的“粉雪”。
也正是因為滑雪愛好者的聚集,每年冬季阿勒泰市的大小賓館都會爆滿,可以說一房難求,冬季冰雪運動也助推了阿勒泰地區的冬季旅游市場。
不僅如此,新疆各地擁有超多優質滑雪場,除了阿勒泰地區天山西段的伊犁河谷和賽里木湖周邊,天山中段的烏魯木齊南山以及天山東段的巴里坤,同樣天賦異稟,擁有較好的雪質。
政策“助推”冰雪運動
新疆目前有84家滑雪場,已建成5S級滑雪場5家、4S級滑雪場5家。
各大雪場特色不一,例如新疆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海拔在2500米,落差700米,最大坡度13度,被國內外雪友譽為原始森林的“中國最美中級雪道”,滑雪之余,還能欣賞沿途美景。
位于阿勒泰禾木(吉克普林)國際滑雪度假區毗鄰禾木村,其中最長雪道長11公里,起點位于海拔2800米,雪道長落差大。這里除了滑雪,雪友們還可以嘗試雪地摩托車體驗項目,體驗雪原上的速度與激情。
隨著冰雪旅游的步伐加快,新疆冰雪產業也將會迎來黃金發展期,冰雪經濟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到位。
2022年8月,新疆印發《關于進一步破解瓶頸制約推動自治區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充分發揮冰雪資源優勢,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推進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為支撐,以打造文化引領、運動賦能、裝備協同、服務支撐的高標準冰雪產業體系為重點,推動新疆冰雪產業提檔升級和規模集聚發展,努力把新疆打造成世界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勝地。
到2025年,新疆計劃將5S滑雪場由5家增加到8家,4S滑雪場由5家增加到10家,建成3到4家高標準滑冰館,滑雪場總數達100家以上、滑冰館總數達30家以上,有條件的學校冰雪體育課程開課率達到100%。
雪場紛紛“擴容”瞄“靶”高標準建設
近年來,大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逐年高漲,參與冬季滑雪的民眾越來越多。冰雪場地不斷的建設,冰雪運動人群數量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目前,在新疆阿勒泰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旅游管理、冰雪運動訓練、冰雪運動與管理等5個專業,全地區42所中小學校被自治區命名為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一些學校在體育課上還專門開設滑冰訓練項目。
除此之外,2022年來,各地針對冬季旅游發展短板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烏魯木齊市推進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二期、游客中心及配套設施建設;阿勒泰地區投入18.3億元建設、提升將軍山、可可托海、布爾津(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四大國際滑雪度假區基礎設施;那拉提景區投資8.99億元,建設酒店、游客服務中心、滑雪場及索道等。
冰雪運動帶動了冰雪旅游,在新疆阿爾泰旅游發展集團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除了開放滑雪夜場外,還有度假區酒吧、咖啡、慢搖吧等,打造滑雪不夜城。
新疆正在通過政策引領、全民參與,努力將新疆打造成具有一定規模、業態豐富多樣的世界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勝地。各地也在積極創新滑雪、“滑冰+溫泉”、康養等模式,推出一批“冰雪”套餐,釋放冰雪市場消費潛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