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點
據紅星新聞報道,近日,遼寧省大連市某中學,校方下發了一則號召教師獻血的通知,提到“獻血者在學校評職、評優、評先中同等條件予以優先考慮”。在受到多方質疑后,校方表示發布此消息“考慮不周”,現已將其收回,“完全按照無償獻血的文件要求?!?/p>
校方將教師獻血情況與評職、評優、評先掛鉤,是把不合理的考核指標加入教師評比,這勢必會導致,一些教師為了在評比中獲得優勢,“被迫”去獻血,而這既違背“自愿獻血”這一基本原則,也是給教師增加額外負擔。
目前,雖然校方已經收回這一“考慮不周”的通知,但顯然,這背后所透露出的“捆綁式”思維,卻值得警惕。這種不合理的要求,已經遠離了教師本來擔當的角色。
需要注意的是,該校之所以規定“獻血者在學校評職、評優、評先中同等條件予以優先考慮”,其實是為了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
據報道,學校所在地政府部門在《關于在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無償獻血的通知》中提出,“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每個單位參與獻血人數不低于在崗人數10%,每人獻血量不少于200ml?!鄙媸轮袑W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學校尚未達到該要求。
由此也可以看出,涉事學校把獻血情況和評職、評優、評先掛鉤,其實是源于上級的一種壓力,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蔁o論如何,都不應該將獻血作為一種強制性任務,變相攤派到教師頭上。
我國2021年啟動的“雙減”,對學校教育提質增效提出很高的要求。而學校教育提質增效的關鍵,就在于讓教師能專注于教書育人。對教師的考核評價,要聚焦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實際的教學貢獻。
自愿無償獻血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精神,我們可以提倡,可以鼓勵,但千萬別讓這種情懷沾染塵垢,也別讓那種精神帶上無奈。
□熊丙奇(教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