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連戰回憶錄披露臺政壇秘聞,兩岸關系是其中濃墨重彩一筆
發布時間:2023-01-18  文章來源:中新網 點擊:384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于名】國民黨前主席連戰歷時15年撰寫的《連戰回憶錄——我的永平之路》,1月17日在島內出版。

  連戰辦公室主任彭國省表示,連戰寫回憶錄是忠實記述當時的氛圍與事件,面對自己走過的歲月,檢討自己的工作奉獻,分享給讀者。兩岸關系自然是書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據臺灣《聯合報》17日報道,連戰在最后篇章對兩岸關系提出建議,力主“兩岸應該推動政治對話、追求最終和平”,強調“和平”與“發展”是兩岸關系最關鍵課題。他透露,2008年底上海論壇期間,因為兩岸已達成向前推動經濟合作的方案,除了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要再談外,未來就是要碰觸政治層面的制度性問題。當時大陸方面對連戰表示,“我們好好再繼續努力,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連戰回臺灣后特別向馬英九報告說,“我們是否可以好好規劃,兩岸可就政治架構難題商討未來的制度性安排”。但馬英九回應說,政治議題非一蹴而就,應秉持“先易后難、先經后政、先急后緩”的原則,像堆積木方式來進行。

  連戰表示,其實2012年馬英九競選連任前夕,“過境”美國時曾拋出未來可推動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主張,一度引起廣泛討論,但后來不了了之,不知是否受到美國壓力,到馬2016年5月卸任,都未再談起該議題。2014年及2016年國民黨連續選舉大敗,在兩岸問題上采取保守做法仍未守住政權,現在很多人在檢討反省,“但歷史的進程真是當斷未斷,反受其亂”。連戰曾說,兩岸事務哪一樣是單純的經濟?每樣都避不開政治,他真心期盼有政治家能把上一代留下的歷史問題,在我們這代有效解決,別留給下一代。

  連戰在書中還談到與馬英九有關的另一件事——1997年的“白曉燕命案”。他寫道,命案發生后,民進黨以治安敗壞為由要求“行政院”改組,并發起游行,但連戰認為,任何社會都會發生駭人聽聞的綁架撕票案,從未聽聞要上綱到“行政院長”下臺,這是民進黨在借題發揮,所以即使第一時間時任“內政部長”林豐正要請辭,他也并未答應。后來“白曉燕案”持續延燒,作為“政務委員”的馬英九提出辭呈,連戰當時也對馬這個政治動作感到不快,“讓我有被落井下石之感”。連戰還派人去力勸馬打消辭意,但馬英九堅持不回去上班,后來也逼得“內閣”進行改組,“這也是我在行政院期間一段較為不快的回憶”。2007年馬英九要參選時曾去看他,承諾當選后重啟對于“3·19槍擊案”的調查,但遺憾的是馬當選后的8年未對本案重啟調查,令真相無法大白。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書中提到當年的治安問題,負責任的政治人物會在必要時擔負起責任,向民意負責,這是民主政治應有的樣貌,馬在當時也做了正確的決定。彭國省則表示,“連戰對馬英九沒有意見”。據悉,連戰在“跋”中特別感謝馬英九連續5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委托他代表參與的信任與托付,也感謝馬在任內實現“和平之旅”五大愿景。2月7日,連戰將在經國七海文化園區舉辦新書發表會,僅邀5人致辭,第一位就是馬英九。另四位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以及出生在臺南的史學家鄭喜夫。

  連戰在回憶錄里還特別談到2004年的“3·19槍擊案”。他寫道,他和宋楚瑜當晚本來準備對30萬泛藍支持者發表公開演說,但因為槍擊案事發突然,連戰宣布停止所有競選活動。連宋探視陳水扁遭拒,且質疑陳水扁和呂秀蓮封鎖“并不嚴重的病情”。對此,陳水扁16日發表聲明稱,婉拒連戰慰問是考慮有眾多媒體在場的探視可能有所不便,“事件并非自導自演”。彭國省則回應說,陳水扁的聲明跟當年一樣謊話連篇,他聲稱因眾多媒體在場而婉拒連宋探視,但記者都被隔在外面,哪來眾多媒體?

  臺灣《中國時報》17日評論稱,連戰這本回憶錄記錄了他從國民黨要員,到卸任后推動兩岸和平交流的過往,重現國民黨主政時期帶領臺灣蓬勃發展、不斷推進兩岸和平的歷程,“宛如濃縮版臺灣現代史”。對比現在的執政黨,有今非昔比之感。

  (環球時報)

【編輯:朱延靜】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