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up id="9uyrv"></sup>
<button id="9uyrv"></button>
<sup id="9uyrv"></sup>
<samp id="9uyrv"><em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em></samp>
<sup id="9uyrv"><div id="9uyrv"></div></sup><samp id="9uyrv"><em id="9uyrv"></em></samp><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blockquote id="9uyrv"></blockquote></legend></samp>
<samp id="9uyrv"><legend id="9uyrv"><var id="9uyrv"></var></legend></samp>
在滬外籍人士賞燈游園慶新春
發布時間:2023-02-11  文章來源:中新網 點擊:310

  中新社上海2月10日電 題:在滬外籍人士賞燈游園慶新春

  作者 謝夢圓

  起勢、左右野馬分鬃、白鶴亮翅……一位身穿筆挺西裝的外國大叔和著舒緩的音樂在臺上打起了太極,引得眾人紛紛拍照記錄;抓手腕、夾手肘、轉身、腰部發力,“砰!”滿臉絡腮胡子的外國大哥一氣呵成的過肩摔贏得一陣鼓掌叫好……

  10日,2023年“老外講故事”俱樂部成員迎新聯誼活動在上海豫園商城舉辦。來自40余個不同國家或地區,從事不同行業,跨越不同年齡層的國際友人歡聚一堂,在豫園品味海派文化、體驗非遺技藝、共賞豫園燈會,“沉浸式”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厚度與東方生活美學的魅力。

  “連接不同的起點,匯成一個同心圓,有你有我有夢就能抵達無限遠,不一樣的青春一樣精彩……”扎著“臟辮”,神情陶醉,在舞臺上深情歌唱的女孩是來自莫桑比克的唐星星。目前是上海師范大學音樂表演專業研一的學生,“中國就是我們來華留學生的第二故鄉?!?/p>

  “故鄉”“家”是多位外籍人士談及上海時對中新社記者用到的字眼。在上海生活了十年的肯尼亞人安吉在中國“本碩博”連讀,“其實讀完本科我就回去了,在肯尼亞呆了一年后還是想中國,就又回來了,這里有家的感覺,我感覺到被照顧被關懷?!?/p>

  不僅感覺到上海像家,在中國生活了15年的土耳其人明瑞更是直接在上海安了家,“雖然中國和土耳其的文化有所不同的,但我們對于家人的強烈關懷是一模一樣的?!?/p>

  除了品嘗地道的上海美食,老外們還能在現場感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融化的糖料在手藝人的一勺一鏟之中,繪制成精美的造型,亦糖亦畫,可觀可食;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編結手工藝——草編,也引發一眾國際友人圍觀贊嘆,只見幾根棕葉在手藝人編、結、扣、扎、盤等一系列靈巧的手法中,變成活靈活現的動物形象。

  屢屢“出圈”的山海奇豫記——2023年豫園燈會更將氣氛推向高潮。燈會聚焦《山海經》這一中國上古神話巨作,以現代燈彩方式演繹,結合多媒體、實景結合AR增強現實等技術,在上海鬧市中呈現了“山海奇豫記”的奇幻世界。

  “老外講故事”俱樂部成員熱情高漲,在中心廣場觀飛天的玉兔東升,在九曲橋賞從山海書卷圖中“復活”的仙草瑞獸。他們還嘗試與NPC(non-player character,即非玩家控制角色)一起互動,挑戰“書生”的燈謎游戲,一路贊嘆連連。

  上海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相關人士表示,通過邀請“老外講故事”俱樂部成員參加慶祝中國傳統佳節活動,讓更多外籍人士了解更全面的中國傳統節慶文化,展現上海城市固有的煙火氣,這些外國友人既是上海改革發展的親歷者,也是參與者,希望他們能夠把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向他們的朋友介紹,講好他們自己的故事,講好上海故事。(完)

【編輯:卞立群】
另类乱子伦XXXX_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_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_思思热在精品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