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鄭州6月24日電 題:一場中德交流會上的“合作情誼”
中新社記者 肖開霖
“伯寧先生在中國有超過45年的工作經驗,他已經到訪過美麗的中國120多次了,可以說是一個‘中國通’”。
6月24日,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創新合作交流會在河南省會鄭州舉行,與會的德國隱形冠軍企業協會總經理圖爾克,在致辭中分享了該協會第一任主席迪特爾·伯寧與中國的淵源。
因為個人原因,伯寧沒能參加此次行程,他通過圖爾克表達了遺憾,并希望在下一次德國隱形冠軍的中國之行中再次同行。
如同圖爾克講述的中德交往故事,此次交流會上的多個場景體現了中德合作傳統與情誼。
交流會的地點設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這里是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經濟發展先行區。在中部大省河南推進新一輪對歐合作背景下,鄭州方面希望借助此次交流會探索中歐合作框架下地方合作新模式。
出席交流會的河南省政府副省長劉尚進,向“隱形冠軍”概念提出者、德國知名管理學者赫爾曼·西蒙頒發了顧問聘書。他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隱形冠軍理論能為河南近3000家專精特新企業、上萬家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有益借鑒,成就更多“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
記者注意到,兩人在會場鄰座,過程中不時通過翻譯就某一問題低聲交流。
東道主拿出了十足誠意,現場進行了中德隱形冠軍企業示范園區、中國—中東歐(鄭州)航空物流跨境商貿產業創新園區揭牌。
中小企業、智能制造是當天交流的關鍵詞。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朱玉指出,中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等問題,德國隱形冠軍企業世界聞名,交流會將為雙方合作交流架起橋梁。
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和機構伙伴關系司司長龔維??磥?,中德兩國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合作,不僅為中德兩國帶來了更多的經濟發展機遇,也為其他國家的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經驗和啟示。
28家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代表參與了此次交流會,同樣誠意滿滿。
圖爾克表示,中國有些地方把隱形冠軍稱作“小老虎”,他非常喜歡這個中文名字,樂意支持中國企業的努力,以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隱形冠軍。
作為交流會的主角,赫爾曼·西蒙不僅在演講中分享了成為隱形冠軍企業的八條經驗,還特別提到兩國企業有很高的文化契合度,在勤奮程度、工程文化等方面有諸多相似性,具有適合開展合作的良好文化。
他認為,隱形冠軍企業的成功之道主要在于專注、創新、全球化,中國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最有希望成為隱形冠軍的“種子選手”。
交流過程中,多名與會嘉賓談及了當前全球化面臨的挑戰,認為在全球經濟復蘇仍呈現不穩定不平衡態勢下,中德更需要發揚友好傳統,加強交流合作,傳承友誼,克服挑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