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7月5日在《華爾街日報》提出的維持臺?,F狀四大支柱,引起各界臺胞批評聲浪。
夏潮聯合會秘書長林聲洲認為,此番表態只是賴清德為了下月“過境”美國進行“面試”所提出的一份答卷。其實都是老調,表明他愿意配合美國的反華政策及為之拱火升溫的基本態度。
中華“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長吳衣菡表示,據了解,目前賴清德出訪美國的行程尚未敲定,發表該言論是急于爭取美方的認同支持,建立自己的對美團隊,完成所謂的臺灣大選候選人訪美潛規則,利于推進其當選后的執政工作。
臺灣文化大學教授湯紹成認為,賴清德所謂“強化防務嚇阻力”,在大陸看來就是試圖“以武謀獨”;其所謂展開“民主伙伴合作”,目的是引狼入室,幻想把外部干涉勢力拉下水;所謂“維持現狀”,則是繼承蔡英文火中取栗策略,讓臺海兵兇戰危的局勢繼續。這些主張,與推動兩岸和平完全是背道而馳。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就讀臺生沈宏叡認為,賴清德受外媒訪問提出的“臺海和平四大支柱”,反映了賴清德會延續蔡英文的路線,拒絕“九二共識”的“維持現狀”,就是繼續搞實質上的“臺獨”。賴清德投書國際媒體,是他選擇不搞陳水扁的激進“臺獨”,而是繼續用“中華民國”的框架搞“兩國論”。
中華兩岸文化經濟交流協會理事長孫紅文認為,四大支柱的具體內容,民進黨以往在島內都曾提過,這次是集合在一起發表在華爾街日報上。民進黨以往是以“臺灣獨立”為口號,自2019年選舉開始,為了拉攏中間選民,民進黨選舉的口號和主張就有一些改變,所以“四大支柱”的本質就是忽悠臺灣民眾為其投票。
北京大學臺灣校友總會會長周業昌表示,首先賴清德向西方世界再一次自我介紹;其次希望取得西方信任與支持;最后一點是向選民傳達其可以在世界舞臺發聲的訊息。
海峽兩岸民意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林宇晨表示,賴清德投書美國媒體,有以下幾個目的:一是想博得國際人士的支持,二是說明大陸軍事威脅臺海安全的不正當性,表態其維護臺海安全的正義假面具。三是賴清德向美國示好,賴清德的“臺獨”理念和目標至今絲毫不曾動搖。具體來說,第一,賴清德提出“安全支柱”,只是想說服美國和國際人士對其支持臺灣軍事預算的提升,美其名是保衛臺灣,實際是為“獨立”時發生區域戰爭而做準備,進而尋求美國支持認同他“臺灣軍事戰備提升”的競選理念。第二,經濟支柱的說明完全是經濟鎖國的不負責任做法,同時污蔑兩岸服貿會產生較大失業率,其荒謬表態,已被臺灣許多民代和電視知名評論專家郭正亮等人嚴正駁斥。第三,“一個中國”原則是全球各國的基礎共識,也是定海神針。第四,穩定兩岸和平支柱的說法是想騙取中間選民的選票而已。
臺灣少數民族文化經貿交流協會秘書長劉英軍認為,賴清德“四個支柱”,依舊是其慣性思維的表述,并無新意。我們要警惕其“臺獨”主張,只有務實的發展觀才是真正的出路。
臺灣開南大學副教授曹行一表示,賴清德在《華爾街日報》投書,其目的甚為明顯,一是為其八月訪美鋪路。透過《華爾街日報》,以“四個支柱”聲明,表態其非“麻煩制造者”,是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值得美國信賴與支持。二是表達賴清德自己強烈的信念,如強化對抗戰備機制,維持臺灣這個已是獨立“國家”的兩岸現狀。三是以維持“國家”對峙的兩岸“和平現狀”,偷渡“臺獨”,以期獲取美國為首的國際支持。四是藉此投書,以讀取大陸的反應,以便采行對其相對有利的勝選策略。五是在對美表態與宣傳的同時,透過臺灣媒體及其網軍等宣傳系統,對內強化民進黨近四成鐵桿支持者的信心,迷惑其他選民。
中華兩岸世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家芳認為,賴清德此言論與蔡英文上臺后的話術無異,其務實的“臺獨”工作者基本立場不會改變,甚至還可能在執政后變本加厲。賴清德的說法只是為緩解臺灣民眾質疑近年兩岸關系惡化脫卸責任,并試圖對外尤其是對美國交心,表態其不會成為危害兩岸關系的麻煩制造者。
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會員張惠琪表示,7月5日賴清德投書《華爾街日報》發表“四個支柱”言論,更多的是跟美方接近靠攏,影響損害臺灣人民。簡單來說就是跟西方加深合作、多購淘汰軍事武器、繼續創造危機與大陸作對。
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理事長吳宇恩表示,賴清德在選舉臺灣地區領導人前投書《華爾街日報》,一是保持目前綠營基本的親美態度;二是其根深蒂固的“臺獨”思維與主張;三是鞏固他在綠營基本盤地位,更多的是選票考慮。
來源:臺胞之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