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7月22日電 (記者 龍敏)福建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發展,新設立三個人工智能產業園。7月22日,福州、廈門、泉州三個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授牌儀式在2023中國人工智能大會上成功舉辦。
近年來,福建出臺了《關于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從技術、平臺、產業、應用等方面推進人工智能發展。
福州、廈門、泉州市人工智能產業基礎較好、算力基礎設施完善,科教創新資源豐富、應用場景多樣典型,集聚了瑞芯微、美圖、云知芯、帝視科技、瑞為等一批優勢企業。
此次在福州、廈門、泉州設立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旨在對標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充分集聚資源優勢,推動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產業發展路徑,構建資源富集、創新活躍、應用豐富、服務優質、安全規范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據悉,福州園區以福州新區為承載區,以福州市區產業基礎較為成熟的部分區域為先行區,園區規劃用地面積約2.05平方公里,已建成建筑面積145.81萬平方米,重點做強做優智能芯片、機器視覺、智能識別、智能機器人等優勢賽道,面向醫療健康、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打造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策源地、集聚發展示范區、開放合作重點區。
廈門園區設在廈門軟件園三期F片區,規劃用地面積1.05平方公里,研發樓面積95.3萬平方米,重點依托廈門市“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拓展應用場景,打造無人駕駛、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優勢和特色智能產業集群。
泉州園區以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為研發制造基地,以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為算力支撐,規劃用地面積4.14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248萬平方米,立足智能制造優勢,聚焦紡織鞋服、建材家居、機械裝備、食品等優勢行業,通過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打造“AI+現代制造”應用高地。
新設立三個人工智能產業園,標志著福建人工智能產業進入集群發展新階段、邁向創新發展新征程。福建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聚焦優勢領域和發力重點,加強重點項目和領軍人才引進,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形成一批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積累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打造一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樣板,有效提升人工智能賦能實體經濟的能力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