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27日電 (林榕生)“我知道馬車已經,走的很遠很遠,像春風十里,無法追趕;我枯坐一晚,想起許多,開滿枝頭的往事,以及,山坡上熱烈如火的杜鵑?!薄爸皇?,今年秋天的葉子,跟去年沒什么兩樣;紅的比黃的瘦一點,黃的比紅的憔悴一些?!薄皇子稍娙诵斓陆饎撟鞯脑娫~《忽然秋天》,寫出了金秋時節的氣息。
26日,“金秋詩韻翰墨飄香”福建文化名家閩東采風暨寧臺文化交流融合調研行活動走進寧德職業技術學院,來自福建省的文化名家們齊聚一堂,以書畫寄情懷,以筆墨書胸臆,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并以文化為橋,推動寧臺文化領域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
翰墨飄香,丹青溢彩。記者現場看到,在寧靜而悠揚婉轉的古箏韻聲中,袁勇麟、林濱、廖建平、陳宜通、余壯翔、鄭偉、湯元昌以及繆怡端、周宗飛、林毓華、林春等藝術家們揮毫潑墨,或寫或畫,相互交流,切磋技藝。一幅幅或蒼勁有力,或飄逸灑脫,或氣韻生動的書畫作品,躍然紙上,引得現場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其間舉行的配樂詩朗誦環節,音樂與朗誦相輔相成,靜時沉重如山,動時美麗醉人,將現場氣氛帶入高潮。余壯翔向寧德職業技術學院贈送個人詩集。
主辦方表示,詩歌、書法和繪畫作為文化藝術的代表,承載著每個文化的獨特風采和智慧,通過藝術的形式,呈現和傳遞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人們對文化的熱愛和探索,感受文化的魅力,增進友誼。
當天,文化名家們還觀賞了《夢頂六和茶藝》表演,走訪參觀寧德職業技術學院夢頂張天福茶園、夢頂閣等地。寧德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茶界泰斗張天福于1934年創辦的省立福安農業職業學校,為寧德乃至大陸培養了大批茶業技術骨干。1945年至1949年間,學院的校友吳振鐸、李孟昌、林馥泉、李淑珠等20多人漂洋過海,前往臺灣推動兩岸茶文化交流。
其中,吳振鐸在臺灣的40多年里,畢生致力于茶樹育種、茶園機械、茶葉制法及茶葉評鑒之研究,先后育成15個茶樹新品種,為臺灣茶產業的興盛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享有“臺茶之父”的美譽。1988年,他還帶回了“金萱”“翠玉”和“暖枝烏龍”等茶葉新品種,在大陸推廣種植。
漫步在寧德職業技術學院夢頂張天福茶園內,空氣中都是清新的茶香味,共收集有國內外148個品種?!安鑼I一直都是寧職院主要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睂幍侣殬I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林浩云表示,作為海峽兩岸茶葉人才培養的起始地,學校始終以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為抓手,致力于服務閩東農村主導產業、服務鄉村振興。
2020年,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獲批寧德市對臺交流基地,2021年獲批福建省政協第二批港澳臺僑交流基地。
“翰墨飄香傳千里,兩岸情深一家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和靈魂,是維系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文化精神基礎?!睂幍率姓f副主席林巖峰表示,這次文化交流活動,為寧臺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希望寧德職業技術學院不斷發揮福建省政協港澳臺僑交流基地的平臺作用,當好閩臺交流合作的“排頭兵”,深入挖掘文化、歷史資源,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