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泉州10月26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從26日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國際論壇(2023)采訪獲悉,為推動統一裁判尺度,防止“類案不同判”,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積極建設“人民法院案例庫”。
當日在論壇的“最高法院在維護公正與提升效率方面的作用”專題研討環節,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第一巡回法庭庭長楊萬明介紹“人民法院案例庫”時說,通過匯聚各類指導性案例、參考性案例、典型案例等,形成用于查詢、檢索類案的資源庫。
據介紹,中國是成文法國家,有3517家法院,12.6萬余名員額法官。為克服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對法律條文在理解認識上的差異,中國最高法加強審判指導,通過完善司法裁判規則,促進法律適用標準統一。
近五年,中國最高法制定印發了123個司法解釋,涉及金融創新發展、環境資源保護、未成年人保障、打擊網絡犯罪等領域;同時,發布案例119件,要求各級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參照。
楊萬明還在會上提到今年建成的“法答網”。他說,這是一個覆蓋中國四級法院系統的法律適用問題咨詢平臺,上線不到4個月已匯集來自各級法院的法律適用問題6萬余個,已解決3.7萬余個疑難復雜問題,有力促進了法律適用統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司法案例已成為豐富國際法實踐的重要來源。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有36件司法案例被聯合國貿法會法規判例法數據庫收錄,30件知識產權案例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法律與條約數據庫收錄,45件環境司法案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網站收錄。
中國還已發布4批40件涉“一帶一路”建設典型案例,完善相關法律適用規則,推動司法判決的相互承認與執行。
中國最高法方面表示,站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的新起點上,中國法院愿同各方一道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健全司法協助、案例研究、法律適用等合作機制,共同維護公平競爭、誠實守信、和諧共贏的區域合作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