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戰場續寫新榮光
——2023年度“最美退役軍人”事跡簡介
“部隊培養我們多年,退役后就想做點有意義的事?!币粋€樸素的心愿,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老兵治沙隊9名隊員埋頭沙海,在有“死亡之?!敝Q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植綠上萬畝,“誓將荒漠變綠洲”。
變換的是陣地,不變的是初心。自力更生、創新發展,身殘志堅、自強不息,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立德樹人、愛教樂學,傳遞愛心、奉獻社會……在2023年度“最美退役軍人”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苦干奮斗的信念追求,挺身而出的勇毅擔當,永葆本色的昂揚風貌。
作為廣大退役軍人的優秀代表,他們銘記軍旗下的錚錚誓言,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創新創業等新的戰場繼續沖鋒,用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為民服務的自覺行動,書寫忠誠、奮斗、奉獻的時代答卷,續寫新的榮光。
——編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老兵治沙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老兵治沙隊創建人田野退役后,放棄城市安逸生活,與8位老兵籌集資金挺進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承包5萬畝沙地。經過5年奮戰,老兵們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沙漠中種植了梭梭、紅柳等10多類沙生植物1.2萬余畝,接種肉蓯蓉8000余畝,成活率達85%以上。他們不僅創造了萬畝沙海變綠洲的奇跡,改善了縣城周圍自然環境,為且末人民阻擋沙患、安居樂業筑起綠色屏障,而且積極推廣沙漠生態林、經濟作物種植技術,帶動當地農民萬余人就業增收。2021年榮獲第二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新疆賽區農業組一等獎、全國優勝獎。
王 琦 男,漢族,中共黨員,1969年4月出生,1985年入伍,2019年退役,吉林省長春市軍隊離退休干部西安橋外休養所軍休干部,省盲人協會主席
1986年,王琦在作戰中光榮負傷致雙目失明,榮立一等功。他身殘志堅,自學盲文、電腦、中醫推拿等知識,在盲人軍醫崗位為部隊官兵和群眾解除病痛。他研發的野戰便攜式治療儀等獲得2項國家專利,獲全軍科技進步獎。他用盲文寫成的長篇紀實文學《太陽永駐》,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和全軍文藝新作品二等獎。他協助180余名盲人就業,組織盲人志愿者開展義務按摩服務5000余人次。2014年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2023年被評為“吉林好人”。
扎 塔 男,藏族,1975年5月出生,1993年入伍,1997年退役,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慈善協會副會長
退役后,扎塔組織家鄉剩余勞動力從事建筑行業,將一支小型施工隊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職工600余人的大型綜合性民營企業。他自籌資金興建5萬立方米水塘,解決村民飲水、灌溉問題;出資修建防洪壩;出資捐建技術學校,為困難群眾免學雜費、食宿費,培養2500余名手工藝者;資助困難學生直至大學畢業;建設綜合市場,推動當地產業發展,帶動困難群眾實現穩定增收。他投入各類扶貧濟困愛心資金累計達3600萬余元。2018年被評為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2021年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西藏自治區“全區模范退役軍人”。
葉海輝 男,漢族,中共黨員,1971年11月出生,1992年入伍,1995年退役,浙江省玉環市坎門海都小學體育老師
葉海輝扎根海島教育28年,愛教樂學,勇于創新,熱心公益。他創編體育游戲2000余例,制作80余種4200多件體育器材;發表論文及經驗總結100余篇,開設公開課及講座300余場;主持省市兩級名師工作室,其中3人獲評正高級職稱,2人被評為省特級教師。他熱心公益,遠赴江西、湖南、西藏、青海等地參與鄉村支教,帶領團隊開展老年人體育活動,主編的《老年人“陽光歷奇”教育讀本》被評為浙江省成教品牌項目并推廣使用。新冠疫情期間,他制作40多節《中小學生居家體育鍛煉指南》課程,16節微課在中央媒體平臺刊播,點擊量達3000余萬次。201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22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劉山國 男,漢族,中共黨員,1956年12月出生,1974年入伍,1980年退役,河北省同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劉山國退役不褪色,自主創業、矢志奮斗。他從擺地攤做起,憑借“靠義取利,以利報義”的經營理念和良好信譽口碑,把企業不斷做大做強。他緊抓機遇,潛心研究,推動擁有72項國家專利的產品成功上市。他投身鄉村振興,建設集大健康食品、鄉村振興、同福共享模式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集團,每年優先面向退役軍人提供500個工作崗位。他探索村企融合模式,開發鄉村振興園,年均接待游客逾200萬人次,解決周邊村民就業10000余人,人均月收入提高約1000元。2022年被評為河北省“最美退役軍人”。
劉亞軍 男,漢族,中共黨員,1968年8月出生,1985年入伍,1989年退役,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塔河林業局盤古林場管護員
劉亞軍投身林業管護工作20余年。他以家庭承包的方式,承擔起15869公頃林地的管護任務。偏遠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讓他患上了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疾病,林場領導多次提出給他調整工作,都被他婉言謝絕。20多年來,他走遍了管護區內的每一座山頭、每一條溝系,騎壞了6輛摩托車,累計救助珍貴野生動物1000余只,所在區域沒有發生一起林木盜伐案件及森林火災,實現了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森林覆蓋率“三增長”。201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勞動模范,2019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安曉華 男,彝族,中共黨員,1981年10月出生,2004年入伍,2018年退役,云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保山邊境管理支隊執法調查隊隊長
安曉華歷經派出所、檢查站、調查隊等多崗位鍛煉,舍生忘死、頑強拼搏,始終奮戰在打擊跨境違法犯罪工作一線。他主辦毒品案件77起,延伸案件34起,協辦95起,先后打入臥底犯罪團伙12次,成功摧毀販毒團伙6個,抓捕犯罪嫌疑人350余名,繳獲各類毒品1.5噸,抓獲偷越國(邊)境組織、運送者50余名,查獲并遣返“三非”人員562名。202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2023年獲評“十大國門衛士”稱號。
孫占海 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3月出生,1982年入伍,1986年退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天津空間站總裝班組特級技師
孫占海投身航天事業30余年,參與了10艘載人飛船和2個空間實驗室的航天器總裝任務,親手護送9名航天員飛向太空,被譽為神舟飛船艙門“守護神”。他組織帶領研制團隊順利完成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與“問天”實驗艙等研制任務,研制航天器工藝裝備40余套,攻克技術難題90余項,排除航天器發射隱患100余項,為國家載人航天事業作出重要貢獻。2022年被評為天津市“最美退役軍人”。
李 萌 女,漢族,中共黨員,1989年8月出生,2007年入伍,2009年退役,北京市東城區環衛中心時傳祥所三八女子抽糞班班長
李萌作為一名新時代環衛掏糞工,堅守時傳祥“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的理念。工作中,她要抱住將近70斤的糞管,把糞井里的雜物、糞渣抽走,如果糞管堵了,就用手把雜物摳出來,一天下來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新冠疫情期間,她率先向黨組織提交請戰書,主動請纓下沉社區,協助開展卡口管理、防疫宣傳等工作。201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21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2022年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
鄒 凌 男,漢族,中共黨員,1966年6月出生,1985年入伍,1989年退役,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鄒凌感恩黨和國家培養,立志回報社會、反哺鄉親。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他第一時間深入受災一線搶險救災,從此扎根映秀鎮漁子溪村15年,把黨組織關系和戶口從天津遷到映秀,成為一名“兵支書”。他自掏腰包捐建企業,帶領村民開展災后重建、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使漁子溪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四好村”;他關心民族地區發展建設,長期幫助少數民族困難群眾,大力幫扶產業發展。多年來,他幫扶數十個鄉村、30余萬人次,資助100余名大學生、600余名孤兒。2021年被評為“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2022年被評為“四川好人”、四川省“最美退役軍人”。
陳曉磐 男,漢族,中共黨員,1971年10月出生,1989年入伍,2000年退役,河南省臨潁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兼駐村民警
陳曉磐扎根基層23年,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他創立的“五步雙網”工作法,累計抓獲犯罪嫌疑人200余人,處理各類報警求助7000余件次,有效破解了農村的治安難題。他禮遇老兵、關愛留守兒童,積極參加應急救援和各類公益活動,累計捐款30余萬元。他被群眾視為最親近的人,事跡被改編成河南墜子《好民警陳曉磐》、豫劇《知心人》、歌曲《好人警官》、微電影《連心結》等。2019年被評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模范退役軍人,202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尚曉東 男,漢族,中共黨員,1962年5月出生,1983年入伍,2008年退役,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尚曉東從一名部隊院校教員成長為著名物理海洋學家,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他建立海洋溫度邊界層理論并實際應用,有效維護海洋國防安全;發現并證明了全日內潮參數化次調和不穩定引起的海洋混合機制,引領了該領域的國際前沿研究;建成我國首個深海多學科觀測系統——西沙觀測網,取得重要科學發現,獲評2015年度“中國海洋科技十大進展”;研發系列海洋觀測設備,填補國內外多項空白。他主持國家及省部級項目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獲國家專利30余件,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2019年被評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
周功虎 男,漢族,中共黨員,1962年11月出生,1980年入伍,1985年退役,湖北省秭歸縣三峽庫區清漂隊隊長
周功虎傾情守護長江17載,踐行“一江清水東流”的神圣使命,被譽為“長江清漂第一人”。從一個人一條船,到成立退役軍人生態環保志愿服務隊,他始終保持軍人本色,用實際行動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潛水排障、涉水打撈,累計清漂1.5萬余船次、打撈漂浮物20余萬立方米,守護著三峽大壩前最后一道防線。2021年榮獲“湖北省環境保護政府獎”。
夏昭炎 男,漢族,中共黨員,1935年10月出生,1951年入伍,1955年退役,湖南科技大學退休教授
夏昭炎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任部隊文化教員。他退役后考上大學,畢業后到革命老區任中學教師,后轉任大學教授。退休后,身患癌癥的他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回到家鄉休養,建起村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老年學校和少兒假期學校,并設立獎學金,家鄉文化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崗位在變、初心不改,他實現了從退役軍人到大學教授、從大學校園到家鄉農村、從帶薪工作到志愿服務、從教授學生到教授村民的“四個轉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優秀退役軍人的擔當奉獻。2019年獲評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2022年獲評第二屆全國關心下一代“最美五老”。
殷其龍 男,漢族,中共黨員,1975年9月出生,1994年入伍,1997年退役,重慶市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分公司員工
殷其龍作為公司“工人先鋒號”車組成員,主動馳援防汛一線,參與抗洪搶險任務,積極運送搶險物資。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立足崗位,扎根基層,認真履職,收集民意,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發展;他熱心公益事業,連續10余年義務參加愛心送考活動,為莘莘學子揚帆助考。為了一句承諾,他連續兩年義務接送老人看病就醫;他關心同事,熱心助人,先后兩次發起倡議,帶領班組給身患重病的同事捐款,用實際行動詮釋退役軍人的責任擔當。2021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22年被評為重慶市“最美退役軍人”,2023年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宰紅斌 男,漢族,中共黨員,1971年4月出生,1989年入伍,1992年退役,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晉城供電公司高級技師
宰紅斌扎根輸電線路運檢一線30年,累計攀登輸電桿塔3000余座,徒步巡線路程達數萬公里,堅持通過革新創造助力輸電線路高效安全運行,主持的系列創新成果安全高效、綠色低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他也從一名退役軍人成長為優秀的電力行業科研專家。他主持的創新成果先后獲得中國專利獎優秀獎、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獎二等獎、國網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各級獎勵58項,取得國內授權專利86項;出版技術專著6部,發表技術論文35篇;累計培養省公司級以上優秀專家人才、三晉技術能手等各類人才30余名。202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22年被評為山西省“最美退役軍人”。
陶依嘉 女,漢族,中共黨員,1952年1月出生,1971年入伍,1976年退役,上海第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1982年,陶依嘉在南京路推出了第一輛為民服務的小車,為過往行人提供量血壓、稱體重等免費服務。此后,她的身影成為南京路上學雷鋒“為民服務日”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如今,該活動已吸引軍地50余家單位參加,涵蓋理發、縫紉等60余個服務項目。1997年,以她名字命名的“依嘉醫藥熱線63224457”正式開通,她牽頭設立“陶依嘉為民服務基金”,為高齡孤老、軍烈屬、殘障人士等提供幫助。200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21年被評為上海市“最美退役軍人”。
葛 軍 男,漢族,中共黨員,1976年7月出生,1994年入伍,1998年退役,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市分公司攬投員
葛軍堅守軍人本色,懷揣對事業的熱愛,一人一車、日復一日,用生命丈量被稱為“生命禁區”的格唐(格爾木市至唐古拉山鎮)郵路。他是邊防戰士心中的“葛班長”,攀爬在陡峭山崖上開鑿的150級“天梯”,把郵包送進海拔4000多米的部隊營院;他是五道梁上的“救命人”,多次將沿途被困牧民和游客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他是為民服務的“踐行者”,在單程500公里的鴻雁天路上,為沿線官兵和沿途牧民傾心服務;他是青藏線上的“綠色使者”,積極宣傳環保知識,竭盡全力做好環保志愿者。2014年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2022年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
溫文溪 男,漢族,中共黨員,1978年9月出生,1995年入伍,1999年退役,福建省泉州市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傳習所主任
溫文溪退役返鄉后,構建了“傳習所+茶農+茶企業”的多方共贏模式,開展種茶制茶技術培訓,先后培訓1萬余人次,培養56名高技能人才,結對幫扶100余戶貧困茶農,通過創新模式、設備、產品帶領茶農脫貧致富。他出版專業教材1本,發表論文5篇,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榮獲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1次、福建省創新大賽一等獎3次。2021年被評為福建省“最美退役軍人”,2022年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
裴樹清 男,漢族,中共黨員,1961年7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7年退役,山東省人民藥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裴樹清退役后奮斗創業,經過近20年打拼,創辦的醫藥企業為460余名退役軍人、軍屬提供工作崗位,每月為退役軍人員工發放榮譽補貼,員工子女應征入伍給予獎勵,幫扶救助困難退役軍人員工30余人。他投資興建中藥材市場,對租賃商鋪創業的退役軍人,免收5年房租并給予資金技術支持,打造“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他將公司560余平方米的商鋪無償提供設立退役軍人服務站,積極支持退役軍人工作。2022年被評為“齊魯最美退役軍人”。
(除集體外,按姓氏筆畫排序,圖文由退役軍人事務部提供)
(解放軍報)